前一篇旅游文写道,在云南昆明,徐霞客游览瀑布,行走滇池草海,喜闻被误传死讯的友人仍活着。紧接着的三天,徐霞客会友人,见奇石,赏绿叶满枝的红梅……
(公元1638年)十一月初一,一大早,徐霞客就让顾仆给阮玉湾送信,索要导游缅甸的信,并感谢他送来的酒盒。徐霞客继续写送到晋宁州的各封信,顾仆回来,就叫他到南坝等候渡船,预备去滇西。
下午,徐霞客打算进城拜访阮仁吾,不曾想,阮穆声前来拜访。不久,阮玉湾送来回信,约他明天聚会,徐霞客只得放弃进城。
(公元1638年)十一月初二,一大早,阮玉湾派仆人着急地邀请徐霞客。他到阮玉湾家时,阮穆声已经先入座,大家相谈融洽。
中午,阮玉湾说:“今天总兵官府中宴请巡抚、巡按,我要到府内去看看,立即回来,所以专门请阮穆声前来奉陪。”他又叫出两个儿子陪同宴饮。阮玉湾果真去了,立即返回,他洗杯再次饮酒。
不一会儿,有人来报告,说巡抚、巡按已经来到。阮玉湾又出去了,他嘱托阮穆声款待徐霞客多饮酒,等他回来再走。徐霞客不能等,太阳快落山时,他托阮穆声代他告别,就返回了。
(公元1638年)十一月初三, 一大早,徐霞客来到阮仁吾家,让他催促挑夫。他又去拜访阮穆声。阮穆声留他吃早饭,并将他带入内亭,观看他寻到的奇石。
亭子名叫竹在,徐霞客询问取名原因。阮穆声说:“父亲去世时,房屋被其他人占有,后来产业又恢复了,只有竹子还在。”
亭前红梅花盛开。这里的梅花长出叶子后才开花,不是江苏梅花的本色,唯有靠亭檐旁的一株梅树,摘掉了叶子,才露出本来面目,犹如老朋友脱掉头盔相见。
奇石在亭前的水池中,高八尺,宽四尺,玲珑透漏,不瘦不肥,没有人工的痕迹,是太湖石中独一无二的上品。
阮穆声说,这是三年前,从螺山最高峰上找到的,用了八十多人抬回来。当时这奇石浮空卧在山顶,没有经过凿断就抬下来了,真是神物。徐霞客过去在山顶上躲雨,到处的石缝都蹲伏过,却没见过这样的奇石。
下午,徐霞客去拜访周恭先,不料却在南门内相遇。周恭先正挽着一位朋友要去看望徐霞客。他得知金公趾给徐霞客写了《送静闻骨诗》,就来约徐霞客一起去叩拜金公趾。
金公趾去田庄了,没能相遇。金公趾,名初麟,书法很像董宗伯,是位风流公子,歌唱得好,懂音律,家中有歌童和歌舞伎。他的祖父是进士。他的父亲金伟通过乡荐,出任江西省万安县县令。金公趾一直好客,有人上奏弹巡抚钱士晋,他的名字也列在奏章中,就被取消了学子的资格。金公趾的朋友挽留他们,杀鸡做饭,烹煮了很多牛杂脯菜肴,十分精细、干净。
他这个朋友姓马,字云客,名上捷,号闻仙,寻甸府人。他举止文雅、含蓄宽容,有文人隐士的风度。这晚,他们点灯谈论文章。马云客取出他著的《拾芥轩集》请求订正,他们举杯饮酒到深夜。
当晚,徐霞客留宿书斋,窗外一株红梅开得正欢,这一带都是红梅,不种白的。半夜,徐霞客起床,与红梅相对,恍若梦中相见。可惜,绿叶布满了枝头。
敬请关注“景致记录”看古今美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