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若熹,这是我坚持简书写作第57篇,日更第16篇。立志通过写作输出实现成己助人!
说到气质,不是我们平时形容人优雅得体有魅力所说的“气质”,这里所说的气质是心理学上的概念,相当于我们常说的脾气、秉性或性情。
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它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带上独特的个人色彩。就拿新生儿来说,孩子刚一落生时,有的孩子爱哭好动,有的孩子平稳安静。这就是气质的差异。
在儿童气质的研究方面,心理学家Alexander Thomas和Stella Chess的研究很有影响力,他们既是儿童心理学教授,也是小儿科医师。从1956年开始,他们在纽约对141名儿童进行了长期的追踪研究,最早以客观系统的方式对孩子的性格特质进行研究,从而提出了从九个维度来描述性格特质的概念。如今他们的理论获得了全世界广泛的认同,并在应用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大家所熟知的由斯坦福大学教授创立的九型人格其理论基础也是与此相吻合。这九个气质维度包括:
1. 活动水平
指孩子在一天的时间中,活动量的多寡、节奏的快慢。
活动量大的孩子喜欢跑跑跳跳、精力充沛;相对地,活动量小的孩子则喜欢静态的活动或游戏,需要较多的睡眠时间。
2. 节律性
指孩子生理机能的规律性。
如:何时睡觉、何时醒来与何时吃饭等。规律性高的孩子生活作息很容易预测。规律性低的孩子则不易抓到准则。
3. 注意力分散度
指孩子是否容易被外界刺激干扰,而改变他正在进行的活动。
易被分散的孩子容易分心,集中度高的孩子容易专注于正在做的事情,对于外界的刺激浑然不觉。
4. 坚持度
指孩子做或想做某件事时,遇到困难或挫折时,继续努力下去的倾向。
坚持度高的孩子一旦打定主意要做,便不会因为困难或责骂轻易放弃。坚持度低的孩子则容易因稍有阻碍就放弃。
5. 趋避性
指孩子对从未接触过的人、地、事物或食物表现出来的最初反应。
好奇心的孩子乐于接受任何新的事物,反之,害羞内向的孩子对于新的经验会有拒绝的倾向,容易感到胆怯,害怕不确定的情况。
6. 适应性
指孩子不论在第一回接触新事物的反应如何,接下来都要面对全面适应的过程。
适应性强的孩子几次之后就能进入状况,感觉自在。适应性弱的孩子通常需要很长的适应期才能接受新事物。
7. 反应阈
也有翻译为敏感度,指引起孩子反应所需要的刺激量。
敏感度高的孩子的感官和心理容易受环境影响而有反应。敏感度低的孩子神经则较大条,不容易觉察到环境上的改变,也不容易因为外在刺激而产生反应。
8. 反应强度
指孩子对内在和外在刺激产生反应的激烈程度。
反应强度激烈的孩子不管开心或生气都喜欢大声嚷嚷,喜怒哀乐容易被人察觉。反应强度弱的孩子,传达的情绪讯息则较弱,常会被人忽略。
9. 情绪本质
指孩子一整天当中,愉快和友善行为出现的比例。
情绪本质较佳的人常保持愉快的心情,脸上经常带着笑容;情绪本质较差的孩子则动不动就发脾气或难过,较难亲近。
在这九个气质维度中,最容易影响到亲子关系、孩子的照看难度以及行为问题的,是规律性、趋避性、适应性、反应强度和情绪本质,所以研究者又根据孩子在这五个气质上的表现,把孩子分成了以下三种:
① 性情儿(difficult children)
这是一个好听的翻译,但实际上背后的意思是照顾起来比较费劲,因为这类孩子活动量高、规律性低、规避新鲜事物、适应性低、反应强度高而情绪本质比较负面,这类孩子比较不容易和父母建立亲密的依附关系。至少有10%的孩子属于这种类型。
② 慢吞吞型(slow to warm up)
这类孩子总的来说对新鲜事物的适应能力很低,对刺激反应很微弱,对活动的坚持度也不高,换句话说,喜怒哀乐都不明显,如果家长不注意,很可能就会忽略他们的需求。大概有15%的孩子属于这种类型。
③ 安乐型(easy children)
大概所有的家长都期待自己的孩子是这个类型的孩子,也就是所谓的“天使宝宝”。他们很有规律、很容易适应环境、反应强度适中、情绪大部分都很愉悦、会主动探索新事物。数据表明有40%的孩子属于这种类型。
(另外还有35%的孩子往往具有上述两种或三种气质类型混合的特点,属于“中间型”或“过渡型”)
所以,了解孩子的气质,是为了减少家长的焦虑,没有了焦虑我们就不会苛求他与别人去比较,而是会根据不同的气质特征以一种让他感觉安全、联结的方式来帮助他,顺着孩子的天性特质来带养孩子,回应他的生理、心理特质上的需要,然后做出适时的引导。
一切伟大的教育家都说要因材施教,而因材施教的第一步就是搞明白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