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行动派公众号里看到一篇文章《如何度过周末,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将如何度过一生》,再回想我过周末的方式,觉得有必要仔细思考一下,我该如何更好地度过周末。
我过周末的方式,可以说是无聊无趣的很。因为我一天的时间都是跟孩子绑在一起的,起床、喂饭、带他出去玩、喂饭、哄睡、起床、散步、搭积木、讲故事、画画、喂饭、洗澡、哄睡,然后自己也累倒在床上了。第二天继续重复。与周末相比,我反而更喜欢工作日,因为有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可以读书、讨论、思考、写作、锻炼。但周末在家,自由支配的时间少之又少,只能在孩子睡着后稍微偷个闲看看书、看看电影,还得时刻留个心他是否有醒。
那说好的“周末把自己还给自己,做做自己真心喜欢的事儿”呢?说好的“学一门自己喜欢的技能,参加一个自己感兴趣的CLUB”?看来这些对于一位小娃的妈妈来说有些困难,周末是难得的陪伴时间,小娃也是看得着实紧,一离开视线就开启连续呼叫模式。
那我到底该如何做,才能平衡好自己和孩子的时间,过一个让孩子和自己都能开心有趣的周末呢?
首先,得有周末规划意识。之前一直到周末就周末,该怎么过就怎么过,得过且过,没有规划意识,完全按照以往生活惯性走。可以试着在周四、周五就开始思考,这个周末要做啥。城市微旅行?亲近大自然?在云南竟然不知道周末要去哪,感觉有些浪费。看来是时候研究一下周边自驾游路线了。
其次,调动自己的兴趣细胞,带着家人一起参与进来。小娃一定也希望周末过得更好玩,而不是在家待着或是跟着大人去买菜或是去那个每天都去的小广场。找一个大家都喜欢的地或者活动,用自己的兴趣去带动感染家人,过一个有趣开心的周末。比如,带上帐篷到户外草地上野餐,去公园里看荷花,去房车基地露宿,带娃去做手工之类,当然也不能每个周末都是长途跋涉的,尤其带着娃,要劳逸结合,有节奏感。这样试着两全其美,既有陪伴又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
自我宣言:要把周末玩出花样来。
小伙伴们,你们的周末都是怎么过的呢?一起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