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梅子黄黄
《欢乐颂》里安迪的弟弟小明,他的精神病单单是遗传的吗?难道跟他出生不久就被母亲丢在敬老院不管不顾没有一点关系吗?网上那些裸拍的女孩又是怎么一回事?同性恋除了基因突变,还有什么原因造成的?孩子是剖腹产好还是顺产好?孩子听话就是好吗?孩子网瘾、早恋我们要大动干戈吗?孩子叛逆怎么办?这些都可以在本文中找到一些答案。
一、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
参见上一篇文章: 为何家会伤人?(一)
二、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1) 妈妈是婴儿的镜子,但父母不是孩子的答案
世间万事万物,都是我们的镜子。你看着一个事物,那个事物因你的注目而得以存在。妈妈,是每个人生命中的第一面镜子。如果妈妈总是带着微笑和喜悦地去和婴儿互动,婴儿就会觉得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被爱的。妈妈这面镜子若打开得很少,或者打开时都是儿童在极力讨好魔镜,就易导致一个结果,一个人对别人的反应极度在意。
一个人对别人的反应极度在意,一个人太脆弱,很少是宠出来的,而多是幼时没有被看见。一出坏孩子,我们常说的是,这个孩子被宠坏了,被“溺爱”惯坏了,实际上父母根本看不到他。
一旦孩子得到的爱足够多,形成了一个健康的自我,ta就不会顺着父母了。顺父母意的最佳前提是,孩子缺乏存在感,ta的价格感都有赖于父母及其他人的认可。
有健康自我的人,ta会很爱父母,但ta做事情,首先从自己的感受出发,而不是服从父母的语言。假如一心希望孩子孝顺,最好是做一面冷漠残酷的魔镜。
比如一位女士,她很容易被无助感侵袭,原因是她原生家庭中,父母及其他亲人很少看见和关注她,她没有任何底气与任何人抗争。婚后组成新家庭后,她觉得自己也不能坚持正确意见,丈夫和婆家人都很固执,会强力打压她的意见。她的丈夫,其实也被一种无助感侵袭,但一直装大男人主义。因为她遭受的痛苦远胜于他,所以她觉得他这点事情就让丈夫表现无助,她瞧不起也不理解。
后来她经过心理咨询后,意识到自己对丈夫的瞧不起,从某天开始,她放下了这种心态,也体会和理解、接纳了丈夫的无助。后来,她迅速强大起来,非常有力量地与丈夫、婆婆及其他人抗争。以前,她任何一个抗争都导致婆家人联手打击,但现在,丈夫不再装而与她同盟,其他婆家人也在一两个回合中放弃自己的错误意见而尊重她。
这个故事说明,当她碰触丈夫的无助时,也碰触了自己的无助。如此一来,她不仅与自己内心有了链接,与丈夫也有了链接。与自己链接,让她强大起来,与丈夫的链接,让他们之间有了爱和理解。
我们说父母要看见和关注孩子,但需注意的是,父母不是孩子的答案。父母不要试图扮演孩子的决定者,而是应该给孩子独立探索的自由。父母的指责是用爱给孩子提供一个人安全的环境,但至于如何探索世界,那时孩子的自由。
父母一开始就提供了答案,那孩子如何触摸这个世界最真实的感觉?父母要学会偷懒。爱与自由,缺一不可,而如果ta既获得了充分的爱,又获得了充分的自由,ta一开始就会是一个“成为自己的人”,而最终也势必会成为一个自我实现者。
(2) 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无论分离有多疼,我们必须这样做,因为——分离和爱同等重要,它们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主题,他们一起作用,让一个人成长,让一个人成为他自己。
处理分离,咨询师荣伟玲说,会出现三种结果:
第一、成熟分离。一边给予爱,一边坚定地告诉孩子或亲人,你是你,我是我。这样一来,关系仍然亲密,但关系中的两个人都拥有独立而健康的人格。
第二、拒绝分离。这样的关系不一定亲密,可能还非常恶劣,但关系中的两个人必然会黏在一起,仿佛在演爱与恨的双簧戏。
第三、单纯分离。虽然名义上是亲人,但拒绝爱与亲密。如果两人都是成人,这种关系很难维系,如果是亲子关系,那么孩子会遭到难以挽回的伤害。没有分离,孩子不能成人,没有爱,孩子一样不能长大。
人的一生中,归结起来,有三个重大分离:
第一个分离:分娩
出生,是一个人遭遇的第一个重大的分离。分娩,不仅对孩子痛苦,对妈妈也是一个考验。
现在流行剖腹产,妈妈不必遭受分娩之痛的折磨,孩子的头部因没有遭受挤压,形状更漂亮,应该也更聪明。
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质疑这一非自然的过程。有研究发现,剖腹产的孩子挫折商偏低,承受挫折能力偏差。
心理学家则认为,自然分娩的疼痛是母子之爱的一种高峰。没有经过这个疼痛,妈妈的生命知觉没有那么强烈,会恍惚觉得这个孩子是医生创造出来的。这样一来,母子关系在一开始就出现了断裂。
当然,在特殊情况下,如果自然分娩很危险,剖腹产则是上选。
第二个分离:与妈妈的“分手”
与妈妈的心理分离,是一生找那个最关键的分离。这个分离处理好了,可以为孩子学会成熟分离——享受亲密,同时享受距离打下良好的基础。而每个惧怕亲密或惧怕距离的成年人,他们的问题几乎百分百地可以回溯到与妈妈心理分离的问题上。
著名心理学家玛格丽特.马勒经过大量细致的观察,将三岁前的新生儿分成了三阶段:
1、正常自闭期。从出生到1个月,这个阶段的婴儿大部分时间用来睡觉,他需要抚摸和照顾,但仿佛只沉浸在自己的简单世界里。
2、正常共生期。2个月到6个月大,这个阶段的婴儿将妈妈和自己视为一体。
3、分离期。6个月到36个月大,婴儿逐渐意识到,妈妈是妈妈,自己是自己。
分离期又分为四个亚阶段:
(1)身体分化期(6-10个月)。婴儿从身体上意识到,妈妈是另外一个人。
(2)实践期(10-16个月)。婴儿学会走了,ta热情地探索周围世界,开始爱上自己,觉得自己非常强大,对妈妈好像不再那么依恋,这像是一个背叛期,婴儿“背叛”了与妈妈的亲密关系。
(3)和解期(16-24个月)实践期的最后让幼儿备受挫折,ta明白了自己的弱小,于是重新依恋妈妈,比以前更依恋。想比前一阶段,这个阶段的幼儿胆子更小,变得什么都怕。他们越来越明白,妈妈是另外一个人,但又发现,没有妈妈他们无法独立。
4、个体分化期(24-36个月)。如果妈妈尊重幼儿自己探索的需要,而且一直保持这个形象,那么幼儿就会认同妈妈,他心中就会有一个“积极妈妈”。妈妈的爱让幼儿找到了自己,他心中的“我”是对妈妈的内化。
第三个分离:与家的分离
这一过程从幼儿园开始直到我们成人才结束。为什么有妈宝男,妈宝女?就是因为初期亲子关系造成的模式开始发挥威力。
有个打工仔上初中了,那个学校都是住校生,只有他例外,因为严重依赖妈妈,他每天晚上都要回家,早上又再赶去学校。因为老被同学笑,最后退学了。
原因是他长到五大三粗了,妈妈才拒绝和他睡一张床,但这太晚了。他说妈妈并不情愿和他睡一张床,但他一死破赖脸求妈妈,妈妈就会心软。
妈妈与孩子过分亲密,拒绝与孩子分离,过分关注和侵扰孩子的空间,孩子就越没有自己的空间。
与家分离的三种模式:
成熟分离:爱家,但又喜欢独立。
拒绝分离:恋家,无法独立。
单纯分离:逃离家庭,拒绝与家庭继续保持联系。
温暖的过客:在与家分离的过程中,我们有幸会碰上这样一种人——你认为他们很重要,他们也很喜欢你,无条件地尊重你,但同时又不与你黏在一起。这样的人哪怕只是我们生命中的一瞬间,ta也会对我们起到治疗的作用,他们会将我们拉向成熟的分离模式。
(3) 男孩归爸爸,女孩归妈妈
让一个男孩成为男人,让一个女孩成为女人,这是正常父母的自然期望。而3~6岁是关键期,也就是“俄狄浦斯期”,即儿子亲母反父,女儿亲父反母,他们期待取代同性父母和异性父母建立唯一的关系。
如父母有意无意顺应了孩子这个愿望,比如妈妈让儿子知道自己在乎他更胜于爸爸,或者爸爸让女儿相信,爱她胜于妈妈。这样,ta依赖异性父母,对同性父母敬而远之。
在儿子(女儿)面前指责爸爸(妈妈)无能,这不仅会让爸爸(妈妈)受伤害,也会让儿子(女儿)看不起爸爸(妈妈),从而ta不愿意认同爸爸(妈妈),进而不认同男性(女性)角色,这样在以后成长过程中遇到一系列问题。譬如只结交异性朋友而难以融入同性的圈子,甚至可能会产生错觉,自己是属于异性那一类的,最终可能会发展成同性恋。
父母关系才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模板,而且也是孩子以后进入社会、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模板。
海灵格强调:“在一家庭中,丈夫和妻子之间的关系有优先权,做父母的切不可为了’爱孩子’而忽略配偶。
如果只试图爱孩子,却不爱配偶,甚至阻止孩子去爱配偶,那你就会发现,无论你怎么努力,无论你的配偶是多么不堪的人,孩子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男人成为男人,女人成为女人,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3~6岁会打下一个非常关键的基础,但如果男孩成为有魅力的男人,女孩要成为有魅力的女人。他们不仅要进入同性父母的世界,还要进入同性的大世界,结交更多同性朋友。我们可以结交异性朋友,但首先属于同性的世界,与同性结交,可以让男性补充男性的能量、女性补充女性的魅力,这才是和谐健康的关系模式。
(4) 宠爱自己——溺爱的心理真相;溺爱=过度地阻碍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内在小孩”,其内容是对自己童年的体验和自己理想童年的内化。溺爱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父母‘内在小孩’的投射到了现实中的孩子身上,他们无节制地给予孩子,其实是在无节制地满足自己。
有时大人又觉得,爱自己不对,他们只好拼命去爱孩子,给孩子自己认为好的一切。这样看起来很好,但问题是,这样很容易会忽视孩子自身的需要,尤其是成长的需要。
溺爱有两种:包办型和纵容型。
包办型父母把孩子的一切都安排好,不喜欢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纵容型父母,孩子要什么给什么,不管多么小,多么不合理,都拿出全部力气去满足。
包办型孩子大部分都失败了,他们一生都无法离开父母而独立生活,少部分孩子成功了,但觉得没有为自己活过。同时包办型的高度溺爱都伴随一个高要求:好成绩。包办型溺爱是交换性的,父母替孩子安排好一切,但孩子要回报一个好的学习成绩。包办实际上就是以爱的名义摧毁孩子的感受,剥夺了孩子自我探索的机会。结果就是,孩子迷失了自己,他们是为父母而活,不是为自己为自己而活。
溺爱等于过度地阻碍,爱你会导致好的结果,而不会导致伤害,导致伤害的一定不是爱。溺爱中长大的人挫折商低,一旦遭遇挫折就容易出现严重的逃避行为,再者他们的脾气很大,很容易对着父母发脾气,严重还会对父母拳脚相加。
网上曾流传一个故事,一个男孩要妈妈买玩具,妈妈不答应,他一把揪住妈妈的头发,有人过来解围,他反应更加激烈,还掐住了妈妈的喉咙,最后妈妈被迫给他妈买了玩具。
溺爱让孩子和父母成为了生死敌人,这刺激了很多人的神经。孩子变成“狼心狗肺”、“白眼狼”又能怪谁?
看不得孩子受苦其实是自己的问题,其实是不想让自己的“内在小孩”吃苦。比如,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想拿一个十米外的玩具,大人懂了他的意图,于是动作迅速把玩具拿给孩子。
多次发生后,孩子会是什么感受?最孩子来讲,不在拿到球,而在于拿球的过程,通过自己的努力拿到球,他感受到自己的成长,成功的喜悦,而不是无能,不是产生“大人很强大,我很弱小”的挫败感:ta做不了什么,ta必须依靠父母的帮助。
正常长大的孩子会坚信,尽管遭遇到了挫折,ta仍可以考自己实现他的愿望,而被溺爱的孩子则习惯性地认为,ta可以靠别人实现ta的愿望。将自己梦想的实现寄托在别人身上。
看到孩子的真是存在,发现孩子的真实需要,并帮孩子实现他的需要,这才是真爱。要尊重一个幼小孩子受挫折的权利,让孩子独自探索,是一件无比重要的事。
比如孩子想洗碗,想拖地,那就让他试试,之后才收拾孩子留下来的混乱局面。
(5) 对物质的追求是对爱的渴望;密不透风的“爱”源自自私
网上,有些女生为买高档的衣服,苹果手机,不惜被裸拍,有些孩子为买Ipad卖肾等等,这些故事真可怕。深层原因是大部分是因为对爱的渴望。
在他们眼里,这里东西都是爱的象征,这些东西在他们眼里,如同幼儿睡觉时离不开的泰迪熊,只不过生理年龄决定了他们的力量远大于幼儿。
对于每个人来讲,妈妈都是我们生命中的第一个重要客体,而承载母爱的其他客体即是过渡客体。比如有些孩子钟爱一个小枕头或小毯子,对于他们来讲,这些小东西上面有母爱的味道。如果有一天,孩子突然明白母爱是无形无质的,就会放下对过渡客体的执着;如果母爱的累积不够或母爱稀少,这一领悟没有发生,孩子就会对有形的母爱载体非常执着。
健康成长的孩子可能会对泰迪熊很有感情,但他们不容易痴迷,而太痴迷于泰迪熊的孩子,都可能是儿时获得的母爱太少。体悟到无形无质的爱,才会知道,爱是有灵魂的。看不到灵魂,就不知道自己的尊贵,也不知道事物的尊贵。所以才会今天要这个,明天要那个,索求无度。
这些孩子看起来是被“溺爱”坏了,但其实并非是溺爱,而是缺爱。我们一直强调,孩子要形成稳定的安全感,需要一个条件——在三岁之前,和妈妈生活在一起,没有严重分离(超过两个星期的分离即为严重),而且与妈妈的关系有很高的质量。
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就会渴望独立空间。很多父母意识不到这一点,在他们眼里,孩子就是永远不懂事的孩子,他们时时刻刻为孩子操心。虽然他们知道这样不好,但仍放不开手,很多孩子的问题其实是家长的问题。比如有些孩子偶尔上上网、打打游戏就被定义为网瘾,被认为妨碍学习。
有些家长总是特别想知道自己孩子在想什么?其实没必要那么彻底了解他们想法,只要孩子守住了“好好学习不做坏事”这一底线,就不要总想着和孩子谈心。不要总把眼睛盯在儿女的“问题”上,尊重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意愿,放手让他们去发展,他们的叛逆行为自然会消失大半。多丰富自己的生活,改善与配偶的关系,从其它方面来填补自己的无聊空虚和情感空间。
(6) 精神分裂如何发生,痛苦的童年为神经症“播种”
对一个人而言,最可怕的是,ta认为重要的感受,却纷纷被周围人说,你不应该这样,你应该那样。
比如有些父母或家人的行为让受害者十分痛苦,但大家却说这是爱ta的表现。他发现他的痛苦没有一个人理解,且所有人都觉得他不该痛苦,他应快乐并感恩这个施加者。比如一个学生受了伤害,但学校不给支持,回到家,父母也说,老师虐待你是教育你。最后,ta只得分裂。又比如在印度,被强奸的女性都不能报警,因为会被警察奚落甚至还有可能反被警察强奸,这样,她也只能分裂。这些都是在制造分裂,最可怕的难道不是,别人都说,虐待你的人是爱你的吗?
请“看见”痛苦者的痛苦,不要粗暴的评判,不要往相反的方向说。你以为你在让ta看到正能量,殊不知,你在继续将别人往分裂的深坑里推。感受被看到,才是就是最好的治疗。
精神分析认为,精神分裂症等重型精神疾病的源头在于极度糟糕的母婴关系。这可以理解为,婴儿期的重要感受没有被父母看到,这些感受就成为破碎的裂片,婴儿无法整合这些裂片。
而神经症(包括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等等)也产生于幼年发生的一些创伤事件。对孩子来说,这些创伤都是“不能承受之重”。五岁之前的人生阶段是人格发展的关键阶段,如果儿童在这一阶段遭遇严重创伤,ta就会埋下患病的种子。如果以后的人生阶段再一次重复了类似的创伤,ta就会爆发相应的心理疾病。创伤越早,患病越重。
(7) 青少年太听话不是好事,孩子有问题,大人先自省
“少年不识愁滋味”只在诗里,现实却是所有人的青春期都充满着莫名的忧伤,这是青春期的特点决定的,因为青春期处于一个不断“丧失”和改变的阶段。
青春期的孩子都有一对矛盾的心理冲突:脱离对父母等亲人的心理依赖,走向独立的自己。前者意味着丧失,后者意味着获得。后者大于前者,虽有忧伤,但孩子感觉自己的生命整体上是积极向上的。前者占了主要地位,就会被抑郁主导。
我们的文化,喜欢好孩子。好孩子,在家听父母话,在学校听老师话。
但“好孩子”容易有两个恶果:
一是叛逆期推迟。从十二三岁开始到青春期的基本结束,是我们生命中第二个叛逆期,正常情况下,这个阶段的孩子都很叛逆,不听父母的话,什么事都要自己来,努力脱离父母及重要亲人的依赖,走向独立,从而在18岁左右形成一个完整的“自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但“好孩子”没有正常的“叛逆期”,导致恶果之一就是叛逆期延期,比如有些人中年辞去父母安排的好单位,有些人离婚,因为婚是父母安排的。
二是缺乏生命力。太好的孩子,会有一种通病:缺乏激情。因为他们不是为自己而活,而是为了满足父母及家人的期待。父母要督促他们,他们也要督促自己,才能继续努力下去。他们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可能缺的就是激情。
为了防止青春期孩子陷入抑郁,父母需要懂得一下几点:
(1)理解孩子的叛逆心理。叛逆是正常的,父母尊重孩子,ta叛逆心理就会减弱。
(2)给孩子充分的独立空间:正常情况下,不要太想“孩子在做什么”,青春期的孩子心理变化非常剧烈,他们什么都想尝试,今天是这个,明天就不知道是哪个了。
(3)青春期之前,孩子崇拜和依赖父母,青春期后,对父母的崇拜减半,孩子会重新崇拜新的偶像,不再对父母言听计从,父母要明白这种转变的积极意义。
(4)不要对孩子偶尔出现的强烈叛逆行为比如离家出走、早恋大动干戈,要反思这些行为是不是孩子对父母强烈控制的一种反击。
(5)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不要再把“乖”“很听话”还当作优点。相反,做父母的应该感到焦虑和担忧,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把孩子推向独立。
(6)谨防孩子陷入抑郁。如果孩子比较叛逆,你起码不用担心ta会自杀,因为叛逆的孩子一般比较有生命力。相反,太听话的孩子,父母就要担忧。因为抑郁的一个重要源头,是本来向外的愤怒不能表达,转而指向自己。叛逆的孩子容易向外表达愤怒,而好孩子则容易将愤怒憋在心中,最终攻击自己。评定标准:话少、行动少、情绪少。
最后,专家、家长和老师都很难有一套严格科学的控制手法让青春期的孩子健康成长,应该让他们独立成长,让他们自己去体味生命的酸甜苦辣,并最终成为自己。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