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就这样从指缝悄悄溜走了。客观时间是到了16年的最后一天,可我的主观时间还停留在“过去”。
总结过去
早晨七点半起床,洗澡。刷朋友圈,看到一个朋友让分享一下16年的成长。我也绞尽脑汁的回想了我的2016年。
开心和骄傲的事情:
上半年在我脑海中基本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左思右想,也没想起来上半年除了照顾孩子还做了什么。
下半年的活动记个大概。
1.带孩子出去旅游
旅行,无论对于大人还是孩子,都是令人向往的。
一个人带着孩子在大连呆了一个多月。和好朋友见面,约了以前的同事吃饭。
带孩子去海边玩了很多次。他很喜欢沙滩。也许以后再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这是最后一次任性。蓝蓝的天空,湿润的海风,泛着白沫的浪花,铭记于心。
因为孩子爸爸在杭州出差,所以带着孩子去杭州呆了两天。G20峰会刚过。人很多。不过,景色很美。绕了大半个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见了最想念最喜欢的师姐。师姐的豁达令我敬仰。
秋天的时候,带孩子去了慕名已久的钓鱼台银杏大道。虽然去的有点晚了,但还是看到了阳光照耀下叶子闪着金灿灿的光芒的壮观。
2. 带孩子看望姥姥姥爷
十一带孩子回老家看了父母。第一次带宝贝去外公外婆家。宝贝第一次到农村,一切都那么新奇。见到了堆成小山的玉米,长在地里的花生,和姥爷一起捶豆子。宝贝好兴奋。我也是好几年没回去了。对家的情感其实是很纠结的,一方面想念,一方面又不由自主的想逃离。父母都老了。母亲因为类风湿疾病只能坐轮椅,父亲忙着地里又顾着家里,难为了他们。还好这两年让母亲来北京治病,我心里头舒坦一些。
3.个人和宝贝的成长
报名参加了知识管理训练营,学会了如何进行快速阅读,精读,主题阅读,如何写作,如何打造超级个人IP,如何形成个人品牌等。收获满满。
报名参加熊猫学院的十个月读书计划。一周至少一本书。时间还是很紧张的,都是需要精读的书,而且我也希望自己读后能有收获,至少要输出一篇读书笔记。一周下来,总觉得还没读透一本书。有时候,虎主任给我发短信警告我:还未完成今天的阅读,会按未出勤处理。这些都督促着我,“逼”着我去成长。
十一月中旬到最后一天,在简书输出文章15篇。我知道我已经尽了最大努力,虽然并未完成我的计划。但不要着急,不要焦虑。做一个有着“成长型心智”的人:和昨天的自己比,是不是进不了?
最开心的是儿子进步好大。语言表达能力大大提高。“画个小鸟飞呀飞,画个气球飘呀飘,画个小树棒棒糖,你也快来画画吧”,他一口气说了那么多,我真是高兴。
遗憾的事情:
报考了专代实务考试。但是一直都没有付出时间学习。脑子里偶尔会冒出“放弃考试算了”。最后考试前两天才沉下心来,努力了一把。很显然的是没有通过考试。
16年买了不少书。孩子的书加上自己看的书,花了一千多元。自己却没看几本。
上半年的时间没有好好利用,现在想来有点遗憾。
过好当天
脑子里完成了16年的的总结后,和孩子、孩子爸一起去常营天街吃饭逛街。中午饭吃了心心念念的烤鱼。早就在心里馋的流口水了,可真的吃起来就那么回事,估计很长一段时间再不会想念烤鱼了。
吃完饭后溜达了一会,看了衣服,现在的价格对我这个不挣钱的人真是个巨大的打击。
打道回府。
孩子不想睡觉。就打开小米视频找到动漫—经典—小蝌蚪找妈妈。实在是太出乎意料了。太优美了。一幅幅水墨画组成的。仔细看才发现这个电影获得了好多奖呢。
晚上有点不耐烦,对孩子说话没耐心,导致孩子生气大哭。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给孩子说对不起,耐心给他讲道理。
晚上八点半打开电视看北京电视台的2017跨年晚会。喜欢那英、黎明和大张伟。
后来又看了深圳卫视的“时间的朋友”罗胖跨年演讲,很震撼,又有点恐惧:我是不是要被时代抛弃了?
所有过去,都是序章。
展望2017年
送宝贝去幼儿园。周末多陪孩子去郊外玩耍,多与大自然接触。
找个理想的工作。
继续坚持读书和写作。
旅游一次。
回家去看望父亲母亲。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以前单位的座右铭。是不是要做个计划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