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日拜读先生答“杨、墨之为仁义……此则可谓定论矣”,通篇大轮,洋洋洒洒,有理有据,针砭时弊,切中肯綮,入木三分,甚是痛快!
道之不存久矣,世人以术为道,本末倒置,喧宾夺主,道本是自然之义理,“夫圣人之所以以为圣者,以其生而知之也”“生而知之者,义理耳。若夫礼乐名物,古今事变,亦必学而后有以验其行事之实”。圣人之所以为圣,因其生而知天道,不是以礼乐之术来彰显的,不需要术来做背书证明其为圣。长久以来,世风被外在的术术所蒙蔽,以术为道,奇淫技巧,以此为道,道不存也。不修心,不知道!“所幸天理只在人心,终有所不可泯,而良知之明,万古一日,则其闻吾拔本塞源之论,必有恻然而悲,凄然而痛,愤然而起,沛然若决江河,而有所不可御者矣。非夫豪杰之士,无所待而兴起者,吾谁与望乎?”。先生所愿,终可实现!天理在人心!
这段论述,用在当今社会,更加有意义。当今浮躁社会,物质达到一定程度,人人盲目追求物欲,好房豪车,好生活,物欲无尽头,唯有不修心,心不足外来补,犹如饮鸩止渴,过犹不及,背道而驰,与道渐行渐远。做不到拯救世人,就先拯救自己吧,好好修心,顺天道,明义理,好好把握每一时刻,愉悦地生活,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