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尔玫瑰行为互动模型的是什么 ?
里尔玫瑰模型是一个坐标、四个象限、八项行为。我们因主导程度和关注点的不同形成四种沟通风格,每一种沟通风格下包括了2种不同的行为倾向。
我们影响其他人有两个维度,一个是对事情的主导程度,也就是里尔玫瑰模型的纵坐标。另一个影响他人的维度是关注点,也就是图片中的横坐标。
横坐标的上方四个行为是帮助、领导、竞争、攻击;坐标下方是支持、跟随、退出和进攻。
根据里尔玫瑰的理论,一个行为会激发另一个行为,所以这八项行为总会成对,也就是我们和他人互动呈现出的四种固定的模式。从模型的右侧向左依次形成了四种互动模式,即帮助会和支持相互激发;引领和跟随相互激发;竞争和退出相互激发;进攻和抗拒相互激发。
例如:一方是比较热情,积极主动的来帮助对方,那另外一方的行为通常就会更多的支持和配合,我们称其为和谐对话模式。如果一方是高高在上的下达命令,会激发对方的退居幕后或者不参与讨论,我们称其为自然命令执行。如果一方总是进攻,就会激发他人的充满攻击性,那也会激起对方的反击,进入到矛盾冲突的模式我们称其为辩论冲突模式。当然,也会有理想的状,那就是一方非常有主见的想法,会激发他人的自然跟随和沟通行为,我们称其为自然共舞模式。
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
一旦和他人进入到一种啊障碍和无法沟通的状况地,这个时候呢,我人们往往哈会期待其他人能够在行为上做出改变,嗯,但是从啊事实啊,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主动做出改变,那人的行为改变其实都是在双方相互激发的情况下发生的,所以如果你想要去改变对方,那你只能从自己做起首先调整自己的行为。
我们通过理儿诶鬼如何去调整自己的行为呢?
我们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大家一起实践一下如何职场和生活中运用里尔玫瑰化解冲突。
有这样一个案例:
A和B是项目合作伙伴,有一次团队开会讨论下半年发展规划,第一个项目的进展很不顺利,勉强维持,基本没有任何盈利。A雄心勃勃,规划着除了在当地还要在其他城市拓展项目其他的团队成员没有表态,B说从我们第一个项目的结果和我们未来每个人能为此投入的时间精力来看,我希望我们能先聚焦原来的市场,做到盈利之后,再考虑扩大规模。A对于B提出反对意见很不高兴,情绪有些失控,表达对A的不满,B坚持他的观点,不要设定不可实现的目标,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会议不欢而散。
如果你是B,你将如何运用里尔玫瑰的三步法去化解和A的这次冲突呢?
在心理想像一下里尔玫瑰地图,1问:你在哪里?2问,想去到哪里;3问,如何去到那儿。
第一步,先要清楚A和B是处于里尔玫瑰模型中哪种互动模式中?
很显然,他们不是和谐对话模式和引领者与跟随者的自然共舞的状态;是命令执行模式,竞争者喜欢下达命令,退出者安静、退居幕后不发表观点吗?还是辩论冲突模式,双方各执己见,进攻者想要说服对方,抗拒者据理力争,反抗,不妥协吗?
回到案例,A和B在沟通中具体的行为表现,以及A和B的互动模式
B说从第一个项目的结果和我们未来每个人能为此投入的时间精力来看,希望能先聚焦原来的市场,做到盈利之后,再考虑扩大规模。在A情绪失控后,B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
A对于B提出反对意见很不高兴,情绪有些失控,表达对A的不满。
最后,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会议不欢而散。从案例分析,B是抗拒者,试图阻止他认为不可实现的计划,相对是比较现实的谨慎;A是进攻者,当自己的权威被挑战了,非常直接表达不满的情绪,不考虑他人的感受,他们从争论变成了一场小小的冲突,会议不欢而散。因此我们判断他们是进攻者与抗拒者的辩论冲突模式的过度表现---进攻螺旋。
第二步,你做为B,要化解这个冲突需要走到地图的哪里呢?
里尔玫瑰的钥匙指向的位置是抗拒者的对角线,也就是帮助者的位置,也就是要将进攻者与抗拒者进攻螺旋调整为帮助者与支持者的和谐对话模式。
第三步,B如何呈现出对角线---帮助者的行为呢?
如果B想要与A进行和谐对话,自己就要做出帮助者的行为。帮助者的行为倾向是态度温和友善、使用更多赞美的语言、要主动问候、要向对方有更多的致意和鼓励,需要提供资源从而真正地帮助对方、成就对方。
在此过程中,还要考虑到从主导程度、关注点、姿态/能量状态的变化。即从从属调整到主导、关注点从事情调整到关注人及关系,姿态/能量也要从低姿态/能量调整到高姿态/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