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宝,这是妈妈写给你的第146封信。
今天妈妈5点就起来了,刷了好一会儿的微博。
每次玩手机后都会有一种负罪感,感觉大早上的宝贵时间,明明可以用来学习,却拿来刷手机。
也许人就是这么叛逆,内心越是这么想、越是这么批评自己,反而越是握着手机不放。
一早在两个10分钟的冥想当中,我对自己说:我选择不去评判自己,不去批评自己。玩一下手机也没有什么,我注意力集中不了也没有什么,至少我现在正在尝试一个10分钟静坐冥想,不行的话我就用下一个10分钟再来尝试一下。这种把10分钟留给自己的尝试就已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
昨晚奶奶说你不吃饭,想让我们给你买点速冻饺子吃一下,因为上次冬至你一下子就吃了四个。
一早你爸就比平常早起了15分钟给你去买饺子了。真的,你的事情你爸真的是放在心里做在行动上面的。他虽然经常会说你和你开玩笑逗你,但他真的是非常爱你~
————
昨天妈妈在连岳有货上给爸爸买的299的羽绒服到了。
因为这衣服真的便宜,我内心其实有点害怕衣服质量太差或者是怎么样。(潜意识:觉得自己买的是便宜的衣服——>自己图便宜,自己不好)
拆快递的时候,奶奶在一旁说,这衣服肯定没有之前给爸爸在商场买的好,我好像还听到了类似「水货」有关的一些词语。(潜意识:证实自己就是买的不好的衣服,自己确实做得不好)
其实这和我内心一贯的一个思维方式如出一辙:老是自己先从内心否定自己,然后再去从别人的话语中找到来证实这种否定的意思,以达到打击和否定自己的最终效果。
也许这样说你会感觉很奇怪,人为什么会主动地打击自己来找虐呢?
但因为这样的思维方式已经伴随我几十年了,所以我已经习惯它了。在昨天的时候我觉察到自己这样的想法后就开始劝导自己说:
首先,如果爸爸觉得这个衣服不喜欢或者是不值的话,我们完全可以退掉。
其次,奶奶说什么、爸爸说什么都是他们自己的想法,可以作为参考,但是不能够老是作为自己判断事物的一个刚性的标准。我自己认为好与不好才是最直观最终的一个判断。
要学着把看待事物的最终决定权握在自己的手里面,要多多的肯定自己有做决定的能力,也有承受结果的能力。
我这会儿写信的时候就在想啊,那些看过的书,听过的解读,上过的课,浸泡过的社群,都不是白白的经历,它们总是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地改变着我们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始终保持着世界本来就很好,自己本来也很好的信念~
和你共勉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