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工作十年,只第五年在娘家过的,其他不是婆家,就是自己的家。今年是我们小三口之家独自过的第三个年。
从开始几年的伤感孤独到现在的淡定从容,我的逝去的年味从在外过年的第一年就感受到了。南方过年没北方热闹,街道冷清,零点的鞭炮响了几声便没了。再加上远离家乡,过年完全是一个人撑起除夕的陌生感受。如今已然习惯。是的,就努力不去回忆,不去伤感,扯着自己的头发向前赶。日子总是在流动着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啊。
年味的逝去是历史进程里的一抹灰烟,十几口的大家族已经越来越少,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倒金字塔型已经使家族人口趋向冷清。单独家庭,无论在哪一家过年,总有另一家的老人是两人相依守岁,含饴弄孙已是难寻的福气。
还有,人口流动频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他乡扎根安家,拖家带口赶春运的浪潮,想想就打个寒噤。如果坐飞机,好吧,路远的,一个春节往返,三个月工资没了,还得冒着飞机延误无法赶回来的风险。
另外,九零后零零后们,他们很多人喜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年。去欧洲走走,美洲转转,冰岛玩玩,是他们更喜欢的过年方式。或许在他们的记忆里,就不曾有过传统的年味氛围。
不回家,除了客观因素外,还有主观上,对经济衡量比较后的选择。话说回来,钱多烧得慌时,回家何曾是困扰?
我呢,路远,假短,只好一家三口独自过年。
外面的鞭炮响了,新的一年来了,这个年就这样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