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屈指算来,从1995年大学毕业到现在,已经过去了23个年头。 弹指一挥间,自己已经从当年的小鲜肉变成了现在的老腊肉一枚。职业上也从当年连资产负债表都做不平的菜鸟小白,成长为一家跨国公司的财务高管。人到中年,忽然想对这么多年的职业历程做一个回顾。一是对自己的过往做一个总结,二是如果还能够给别人一点点的借鉴和帮助,也算是自己欣慰的事情了。
第一篇 财务初长成
(一)、入行了
算到财务职业入行,还要从刚读大学学财务专业说起。
那是1993年,我接到了某大学商学院商贸会计专业的录取通知书,学校是在一座美丽的江边小城。
小的时候,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医生。穿着白大褂,好神气! 可是现在却阴差阳错地成了一名会计专业的学生。直到入学的时候,自己都还在迷糊,我难道以后要成为一名会计?就像古代那种留着山羊小胡子,穿着长袍大褂,低挂着眼镜,扒拉着算盘、对着主人献媚的账房先生了? 酸腐! 好可怕!
开学报到的第一天,学校给我们发了算盘,财会系,人手一把!
果然是账房先生的传家宝!
(二)、打算盘
学校当时首次试行两年制专科,不过很快首次就成了最后一次。因为等我们毕业的时候,学校全部改成了本科,而且都是自费! 我赶上了公费读大学的尾巴。 两年制倒是使我们少读了很多的大学基础课程,从入学开始就直接和二年级学生一起直接学专业课。 但是,老话说的好,年轻时偷懒享的福,最终都将成为老时受的罪。 一点都不假! 后来自己考MBA时,一把年纪重学高数,那叫一个痛苦! 这是后话,以后再说。 现在继续学财会。
当时6:30到7点钟的时候是基本技能训练时间,对于财会系来说,也就是练习打算盘。所以每天晚饭以后,教学楼里就逐渐地传出了噼里啪啦的算珠声,等到基本技能训练开始,整个大楼就会被算盘声所覆盖。 近千人同时打算盘,现在想起来也还是蛮壮观的。
当然打算盘对于女生来说速度会更快一些。她们灵巧的小手在键盘上翻飞,打百子,也就是从1加到100,差不多十秒就能打完。
这种训练估计现在各个财经院校应该都不会再有了吧? 也算是一种古老的回忆了。 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