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第二十条》后,第一感觉是这样一部题材的电影能放映出来,绝对是社会的进步。首先电影诚实还原了我们曾经在法律判决中存在的客观问题,真实的展现了社会残酷和不公的一面,但在多年以前可能不允许公映。
其次,检察官们在解决案件的过程中,在将“防卫过当”的案件定性更改为”正当防卫”的过程中,虽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阻力,但是最后却通过相对温和的周旋赢得了听证会人员的一致支持从而改写了判决结果。也给法律条文“第二十条”赋予了新的解读和方向,这无疑给之后类似案件中的受害者提供了光明的希望。
改变“第二十条”多年以来的惯常解读和判决方式,其实意味着一场变革,但是自古以来变革都是要付出代价的,所以除了直言不讳的理想主义者吕玲玲外,几乎没有人愿意打破常规;吕玲玲的上级—田检察官的职场法则是一切都听上级领导的意见且尽力保证事情稳妥不出格从而不给上级领导添乱,非常符合职场中被领导高度接受的那一类角色,所以在对待立案和判决问题上经常和吕玲玲冲突;而韩明尽管在年轻时曾经是一个内心生有火种的青年,但年届四十已至上有老下有小中年危机阶段的他,早已被生活打磨成那种为了人生氛围和谐愿处处做和事佬的人,甚至有时会进行一些无伤大雅的低头,但比起吕玲玲来,他更会沟通也更温和,解决问题出结果的能力更强一些。
尽管韩明一直想安稳的躲在自己的壳里面不愿出头,但是随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让他的情、理、法中间不断的撕扯和徘徊,先是儿子见义勇为被报警立案,接着是自己老婆被拘留,再是此前自己受理案件的当事人再次上访时出车祸,还有受尽磨难的郝秀萍绝望跳楼……,另外加上吕玲玲一直把他向前推,甚至为了保住他而独自承担了郝秀萍跳楼造成的失职处罚。
吕玲玲说韩明比她更适合做这个案子的主办官,确实韩明的处事方式更周全,考虑的面更广,上下都能照顾到且有担当愿负责,所以最后不仅获得了上级领导的赏识,一番有理有据有情有义的辩论还被听证会中所有代表所认可,从而改写了“第二十条”法律条款一直沉睡的命运。当然,没有吕玲玲坚定的理想主义者的方向性,没有上级领导的支持,韩明的能力可能也会继续沉睡。
最后想说的是,我们今天很多温馨和美的生活都是一些人付出代价换来的。社会动荡时,无数先烈牺牲自己换来一方和平;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人甚至很多并不强大的人通过自己的抗争不断把人类文明推向更高级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