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裕新作品艺术特色

郑裕新(阿新哥),曾用笔​名关耳;

1979生于广东;

国际艺术联合会主席

国际艺术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副主席

中国国家工美协会会员,

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

      郑裕新倾情于不同物象之间的山林、丘壑,不着意表现具体的山石树木的自然形态,以配合不同的物理、物性。二十几年的艺术实践,十余载的焦墨求索,自传统而又突破了传统的局限性,在继承古法的基础上,运用画沙,钗骨,漏痕,坠石,虫茧之法,以心运笔,一笔一笔地写出具有书法美感的线条,呈现出抑与扬、刚与柔、方与圆、疏与密、繁与简、粗与细、露与藏的千变万化。

      郑裕新践行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哲学浑厚华滋的核心,着力于表现“山川浑厚、草木华滋”之精神。作品里,在黑密厚重、随意随性、杂乱无章中理性的做自己, 他干笔蘸浓墨,浓湿、黑焦、清渴、干涩、竭润,形成一种“干裂秋风,润含春泽”的笔墨境界。黑与白、虚与实、面与线、浓与淡、干与润等种种鲜明的对比,其一山一水旨在探索并传递灵魂深处之“真、善、美”,一草一木透着气魄,净化洗涤灵魂,勾勒摹写张弛有度,在传达灵魂深处的真情实感。

      他便是在这样的情境之下,但见挥毫洒墨,信手旁逸横出,东涂西抹,似不经意,却是耐心收拾。原始古朴的钟灵毓秀,浑厚雄强,可惊、可秀、可幽,可以大成于一体,都是一场回之又甘的韵味。云烟缭绕里的水气氤氲,在尺幅间的山水里纵横,呼之欲出。难得的是那一份心境,掩山野掩了闲居,在清远静谧里,听松涛声远。人生在于格局,能布好自己的局,人生与画画,相辅相成又相生相息,是境界的造化与人生大意象的修行。

文/黎乐

黎乐(澳门):自由撰稿人,美术评论,深圳市侨联委员。曾就职于《深圳商报》,高剑父纪念馆学术主持,瀚墨重彩画院院主任,炎黄画院艺术评论,杂志编委、编辑,专栏作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说,我的人生是一本书,我希望将它取名为“不忘初心”,因为,我坚信:保持当初的信念,最后就一定能得到成功。即使不...
    明悦心阅读 3,038评论 1 2
  • 交通工具:脚丫子--自行车--摩托车、拖拉机--小汽车、公交车、人货车--进口车--合资车(陆路) 游泳--小木舟...
    陈娜_126f阅读 3,619评论 0 1
  • 大学,青春,人生只有这一次!豆蔻年华,花季雨季,我们活力四射拼搏勇敢,我们快乐欢笑悲伤哭泣。在缤纷的世界,描绘...
    一米阳光l阅读 4,095评论 0 0
  • 打心底的不喜欢节日 却又矫情的记得它们 打心底的不喜欢生日秀红包 却在生日前满怀期待 打心底的不喜欢屁大点事就各种...
    桃子芒果李子阅读 1,001评论 0 0
  • 贝儿自言自语道:“算了,也没什么目标,就顺着洞里找吧!”她一人走啊走,突然前面出现光亮,贝儿走的越近,...
    小可猪阅读 1,18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