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以来第一次正式考试,考前两周作业增加了做试卷的项目,老师还专门组织了一次模拟考。
一年级的内容能有多难?数学就不说了,单说语文。第一次做卷子花了差不多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才做完,当妈的内心涌上一大团焦虑,这速度怎么参加考试呀。
第二次终于能在一个小时内完成了。然而有些题,我读完题了,一扭头却看见她扑棱着大眼睛一脸茫然的看着我,完全没搞懂我读的题是什么意思,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第三次、第四次……反复观察她做题的情况,不是因为不会,而是缺乏解题技巧。这个结果让我有些意外,又感到松了一口气。解题技巧对分数固然有大帮助,却也不是当下迫切需要提高的部分,知识点掌握了就可。在未来N年的学习中,解题技巧她总是会习得的。
试卷练习中迎来了模拟考,她雄心万丈地说“周五要模拟考试,我要努力考100分”,那样子像极了我中学时次次赌咒要在英语上有大进步。
被她的语气逗笑“你有信心、有目标是好事,是非常值得肯定和鼓励的。”
回家路上,她多次表决心,相信自己能考一百分。可到了进门时,也许一路对自己的实力重新进行了衡量,她说自己应该能够考到96分。我问“你觉得是哪科能考96分”,她笑说不知道。
临睡前,她略显焦虑问我“我要考了30分怎么办呀?”
不知道她脑中怎么会冒出来这么个分数。我说:“考多少分都没关系,比自己之前进步了就可以。不过30分是有点少。”说到这时,我脑子里突然想起有人为了考出0分煞费苦心,差点脱口而出,能考到0分也是本事,想了下还是改口风说“60分及格,80分良好,90分优秀。至少考60分吧!”
她想了想觉得好像不难实现,又开始和我说自己感到紧张。虽然不做学生很多年,但我仍记得曾经每次考试前的紧张。向她分享了我的感受,也分析了考试会涉及到的难点,她还是翻来翻去说紧张,我没再接话,让她带着“紧张”睡去。
周五下午一接到她,她就兴冲冲给我说模拟考试的事情,“和你昨晚说的是一样的,老师会读题,然后等小朋友做完,再接着读下一题,如果没听明白可以举手问老师”,我问她还觉得紧张吗?她笑嘻嘻说“到下午时就不觉得紧张了”,然后又信心满满地说相信自己能考一百分。
晚上回家路上,她问我60分及格,80分是什么意思?我说是良好的意思。说完又觉得这种说法不太妥帖,遂又补充说了一大通:考试是为了便于检验大部分学生学业的掌握程度,同时考试只是检验的一种方法,它只能反应某个阶段学业的某个方面的掌握程度,所以分数并不代表我们所拥有的能力,也不能代表我们人生的全部。
她了然“如果跑不到前头,那我就跟着他们继续跑呗。”(之前初学拼音时,给她举的例子:别人学过了,就相当于已经跑出去了,没学过,也就是起跑的时间比别人略晚一些。那别人不跑时我们努努力追上去,别人跑时我们跟着一起跑,慢点就慢点,总能缩短些距离。)
听她的语气,我感觉她还是很希望能够跟上其他小朋友的进度。“是想跑的和大家一样快吗?”
她语气轻快地说“对呀,我想追上他们!”
我又问“大家跑的一样快吗?”(潜台词是想说,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就行。)
“不是呀。!”
“那你想追上谁呢?”
她有些羞赧说了同桌的名字。这段时间她常常在我面前提到她的同桌,还说她有全世界最好的同桌。
“哦,他学得很好吗?”
她点点头,“他知道的可多了。”
“所以,你想像他一样。”
她很坚定地说“嗯!我相信我能考好!”
过了一个周末,到了期中考试的正日子。
经过模拟考的打底,她对考试已经不觉得紧张了。早上将她送到学校,人家一脸轻松的进了校,就如往常一样。
下午接上她,我特好奇,想赶紧问问是什么情况,但她兴趣缺缺不想多聊,我也就忍着没多问,只问了问有没有不会的,都写完没?人家哼哼哈哈地答了,再不多说一句。
晚上睡前,谈兴起。
“妈咪,我给你说,我同桌数学有道题一开始不会做,还想看我的,我就紧紧的遮着不让他看”。
我哈哈大笑,问她“那考语文的时候你有没有不会想看他的呢?”
她笑得贼兮兮地“我就趁(他)不注意瞟一眼”。
“你瞟一眼,能看到吗?”
“看不到!”她捂着嘴笑。
她说“我一点都不紧张了,也就那样子。”还没等我回应她又补充一句,“可是妈咪,我紧张期末考试。”
就……懒得理她,未来的事未来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