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六,按照惯例回家看望老爸。午饭时间,同村居住的表姐和姐夫也一起过来了,一大桌子人边吃边聊好不热闹。
席间,表姐问道:“妹,你看我家孙子尚尚,上学期成绩还挺好的来,可是,到了这学期,考试成绩一次不如一次,前几天还挨老师打了呢!老师也不知道用什么东西抽了孩子的脸都肿了,也淤青了,疼得我不行。”表姐还没有说完,姐夫发话了:“这孩子就是欠揍啊,太贪玩了,不揍他都不知道学!”问看着姐夫一边喝酒一边说话的样子,我心想:孩子遇到这样的爷爷不挨打都不正常。
“啊,挨打了?现在‘问政山东’形式这么严峻,他老师还敢打学生,而且还是打在脸上?我们学校的老师涟训学生都得好好考虑考虑,别说打学生了,谁敢啊?”我感到太惊讶,禁不住从沙发那头一下子挪到表姐这头儿来发表感慨。
“哎呀,他们老师都打人,咱孩子之前从来没有被老师打过,这次主要是课堂上错误太多,老师讲了五个题,尚尚只做对了四个,把老师气烦了,就拿了一个什么东西抽孩子脸了。这还不算,又把你外甥给叫了去数落了一顿,让家长也对孩子严加管教。结果,潼潼(我外甥)回来逮着孩子又是一阵数落,把孩子训得哭了好长时间。”听着表姐的叙述,我心里隐隐的一阵阵疼,一个刚刚二年级的孩子,因为家里刚刚添了小妹妹,本来自己是家里的小皇帝,现在被迫“退位”,换成了小妹妹。他心里的苦楚谁能懂?当他晚上写作业需要家人陪伴的时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却都在看小妹妹;当他想要安安静静写作业的时候,小妹妹却在哇哇地哭吵得大家心烦意乱;当他放了学希望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来接他的时候,却只能自己一个人去姥姥家;当他需要家长帮助讲解难题的时候,一家人却因为小妹妹黄疸住院而担心焦虑不已,谁还有心情照顾他的情绪?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尚尚小朋友对自己渐渐失去了信心,他可能觉得自己不再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最爱的那个宝贝,新来的小妹妹才是,他的心里好难过,又有谁理解?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说,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尚尚就是因为对自己没有了信心,所以成绩才每况愈下的,他这是在通过这种错误行为来博取家人的关注啊,非常可惜的是,家人没有一个人能读懂他心底的信念,即使是老师,也不懂得。相反,他们不但不安慰孩子,理解孩子,反而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继续打击这个无辜又无助的孩子,多么令人痛心!
“尚尚这几天涟作业也不愿意写了,说是一看到这个学科就害怕,仿佛看到老师很凶的样子看着他,看到孩子这个样儿,我也是很心疼,本来想去找老师谈谈的,可是,一家人都不同意,说是怕找了老师之后,老师就都不愿意管孩子了,可是,孩子现在就厌学也不是个事啊!”表姐继续诉苦道。
“我的建议是,你跟潼潼说说,让他去跟老师好好谈谈,说说咱们家里添老二的现状,请老师转换一下方式方法,尽量鼓励鼓励孩子 。”我给出了表姐建议。
“不行啊,他妈也不让找老师,你姐夫也不让找老师,咱管不了啊!”表姐很无奈地说。
“那你要不就跟潼潼好好说说,从今往后,无论老师怎么训他,爸爸都不会再训孩子了,你们一家人也都不会再训他了,都尽量关心他,照顾他,跟爱小妹妹一样爱他。”我继续给建议。
“哦好吧,我回去跟潼潼说说。”
听着表姐的叙述 ,感受着那个只有八九岁小男孩儿的心情,想象着小小的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被老师抽得脸颊又肿又青,回家后继续被爸爸责骂,我的心情变得无比沉重。不是因为那位老师的不冷静,而是觉得,一个孩子无法选择在一个有文化的家庭里长大,是一件多么无奈又无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