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研究”的敏锐感觉

上午旁听了一个工业界大牛在实验室进行的博士开题报告(在职读学校的博士研究生),很精彩,我自己感想也很多。

遥想当年我刚刚开始进入研究领域的时候,也是缺少对“研究”这件事的敏锐感觉,结合前几周参加的硕士开题,简单总结说就是不知道什么样的问题适合做研究。往细里说,一是不知道自己选的题目有没有研究价值,很多时候大家会把工程实现或者仅仅是自己的兴趣当成研究课题,完全不知道怎么去进行区分;二是没有真正搞清楚自己的问题的目标是什么,盲目的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三是相关工作没有研究到位,不知道在这个领域全世界范围内到底做成什么样子了,闭门造车;四是不知道自己的题目是大是小,很多时候要么几个大点个个都能做一个博士课题,要么小到没有工作量;五是应该还有,一下子没想起来,下会分解吧。
我说的这种敏锐的感觉啊,除非真正走过博士课题一遭,你是没办法凭空让自己完全掌握的,甚至可以说这就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奇的东西。
而说到掌握这项技能的意义,当然不是仅仅为了多写几篇paper,多申请几个项目。我觉得更在于可以站的更高,看得更远,在你所从事的领域获得比别人不一样的视野,完成不一样的事业。

小记,仅以此鞭策此刻刚刚进入新课题方向的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