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优化:站在更高的层次,来完成人生破局

如果你找到了于你而言对的事,

你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自己当作做成这件事情的“工具”。

因为把这件事情做成,不需要你把自己当回事,

而需要你把自己这个工具打磨到极致,让这件事情本身引领你去把它做成。

如何把自己这个工具打磨到极致呢?

其中一条“捷径”,就是优化我们的认知,

让我们站在更高的认知层次上来突破心智系统的局限。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异,其实是认知能力的差异。


有一对双胞胎,

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一起大学毕业,

一个加入了互联网公司,一个进入了央企报社。

10 年后,去互联网公司的那位已经年薪百万,而且满街都是挖他的猎头。

而去报社的那位,因为传统媒体沉沦了,整个产业都在快速衰退,

一家家报纸停刊,一切都需要重来。

双胞胎的素质和能力其实并没有太大差异,

努力程度和职场关系其实也都没有问题。

这里的核心关键在于,他们所选择的行业,一个在快速崛起,一个在快速崩溃。

两个人的不同选择,是由他们对现实的认知差异造成的,

一个能够认知到未来的变化,另一个只看到过去和现在的状况。 


一个人认知的高度,决定着他未来选择的质量。 

优化认知能力的意义, 

就是让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认知世界,

不断地构建和完善自身的价值观体系,

从而做出符合内心也能够适应未来变化的正确选择。


一个人的认知,往往有这样4种状态: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知道自己不知道;

知道自己知道;

不知道自己知道。

95%的人处在第一种认知状态中,

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有没有做对,

反过来还觉得自己什么都懂,

而这类人往往最终一事无成,碌碌无为。


摩拜单车创立之前,创始人胡玮炜参加了一个创业讨论会,

跟几个天使投资人和工业设计师聊天。

当时就有人提出来,能不能做一个共享的自行车,

大家可以自由借,自由还,方便大众。

大家都觉得这个点子特别好,但讨论下来,

大多数人觉得很难,并提出了各种疑问,包括很多工业设计师:

这个车怎么能做得足够坚固?

共享自行车怎么防盗呢?

用完的自行车要停在那里呢?

自行车日晒雨淋,报废的周期会不会太短,成本是不是太高?

最后,他们都觉得这件事情不靠谱,根本不可行,所以他们从一开始就选择退出。

结果,只有胡玮炜一个人觉得这件事是可以做的,

所以她最后就把摩拜单车做起来了,成了摩拜单车的创始人。

胡玮炜并不是一个设计师也不是工程师,之前只是一名汽车行业的记者,

但也正因为她不具备这么多专业领域的知识和经验。

所以比起那些经验老道的工业设计师们,她更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

从而也更容易把眼前看到的东西所构成的边界打破。


有时候,知识和经验可能就是一个牢笼。

自以为很厉害,很可能是自己真的很无知。

如果不以过去的已知遮蔽未来的无知,

那么过去的已知就不会构成我们认知上的障碍。

一个人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过渡到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这需要一个人认知的优化和提升,

所以为了避免落入“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自我封闭式的心智模式中,


你得要:

1、抱持空杯心态

2、把“极度开放”作为人生原则

3、时常进行反思和自我纠错

当你的认知能力得到提升之后,

你就会发现人生中错误的心智模式,

进而纠正自己看问题和做事情的方式,

让你在自我精进的路上走得更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