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这只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然而咨询中它出现的普遍性和造成的影响让我们不得不去关注,一些书籍也专门就这个问题做了探讨。除了那些有着强烈意愿深入了解自身的来访者,通常来就诊的很多人是因为现实生活中遭遇了某种刺激或挫折来寻求帮助,他们之前用于应对的方式已不再适用,这些方式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以至于很难用其他的方法来应对,他们需要另一个人给予指导或支持,而寻求建议则是其中的一种。
建议无法阻止问题卷土重来
其中一些人对于获得建议是如此的坚持(反复要求咨询师给自己就某事做决定,告诉自己该怎么办…),以至于一些咨询师,尤其是新手咨询师迫于压力最终不得不扮演了类似于来访者生活中的其他人物的角色,给出建议,做出保证,最终使得咨询就事论事,流于形式,浮于表层。因为从某个角度来看,咨询师不见得比来访者身边的其他人高明的多,如果建议有效,来访者何必来呢?
问题产生的原因多样,其中一个在于来访者对于心理咨询的认识和了解存在的误区:他们把咨询(师)理想化为一个无所不能的父母,能够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难题,包括那些几乎不能改变的现实处境,如身体状况,经济等。有些时候这种期待几乎会达到一种类似于宗教的迷信状态,咨询师担心如果不去满足来访者的理想化,会使他们产生“暴怒”,由于自身的问题,这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有些咨询师会给一些看起来无伤大雅的建议,或是干脆代替他做决定,不过你会发现,通常来访者并没有采纳,这是因为他们隐约感到,这样做并不对,因为自己才是了解自身问题的专家。也有的在短时间内,来访者的症状一下子在给出这些建议后奇迹般地消失了,但不要高兴的太早,轻率的安慰或保证,或咨询师根据自己的经验给的建议无法阻止来访者的问题卷土重来,这是因为问题的症结并没有解开,暂时的“痊愈”只是一种假象。对于双方来说,这都是令人沮丧和失望的,来访者最终会对治疗失去信心。
来访者才是自身问题的专家
心理咨询在中国的发展并不是很久,不要说来访者对此存在着困惑(或者说焦虑加剧了这种倾向),很多咨询师对此的态度也模棱两可,甚至其中还不乏充斥着自吹自擂之徒,带着自身的自恋性和全能感企图将来访者或其问题一下子“治愈”。咨访双方的“合谋”使问题一再的重复而不能得到解决。由此可见,适当的心理教育必不可少。而谁来教育,以什么样的方式教育也是一个细致和长期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的专业技能和伦理道德是影响这份工作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
咨询师(或者说是任何一个人都)很难告诉你做或者不做什么,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一样,对一个人适用的某种方式,对另一个人来说也许会适得其反。频繁的建议本身也是一种剥夺,剥夺了当事人自己决定,承担责任并最终获得力量和成长的利益。而这样的机会在早年,也常常会因为父母过度的溺爱或者挫折而被剥夺了。
咨询的目标除了症状的消失或减轻还包括:內省力发展,自主感增强,认识并处理情绪的能力的改善,自我力量的增加等。而这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未经深思熟虑的建议所能达到的,当我们达到了后面的目标: 来访者自身的力量获得了增强,相应的,也增加了他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领悟的获得使得他可以用更具替代性的方式来应对生活中的挫折,症状本身也会得到缓解。
简单补充一点:另外一个误区就是什么建议也不给,在某种情况下,需要我们灵活应对,如:当来访者有伤害自己或他人的冲动,缺乏现实检验能力,或者需要药物治疗时…我们就此需要适当的建议或者干预。并且,在大多数时候,这样的情况需要进行充分的讨论。
总的来说,是否给建议取决于它能否最终对来访者有益,而这样的目标通常不是短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