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两天读完《长安的荔枝》,合上这本小书,书的内容情节却似放电影似的在脑海沉浮。
书中讲述的是唐朝天宝年间,一个小人物李善德人到中年,在职场中被人算计,接下几乎完成不了的天朝任务-把新鲜荔枝从岭南运到京城长安的故事。
故事的原型就是一句唐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作者用他超凡的历史视角,天马行空大开的脑洞,把一个基层小吏的辛酸无奈身不由己的职场经历,用谐诙幽默的的行文,让每个一个打工人、中年人在其中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无论历史如何变迁,亘古不变的是人性,看别人的故事,悟自己的人生。读完《长安的荔枝》这本书,让我悟出3个人生真相。
一、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书中主人公李善德,在京城衙门管农产品口里做个小官。虽说是个九品芝麻官,可也是以“高考”理科第一的好成绩入职,又奋斗了18年才获得的成就。
本在终于攒够了“首付”,“按揭”贷款买下皇城附近一处宅子,结束和老婆孩子“京漂”的日子,开启幸福生活的时候,上司和同事却在他请假外出看房的档口,合伙摆了他一刀,让他接手了一个圣上派下来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贵妃生日六月一日前,把新鲜荔枝从岭南运到长安,可众所周知的是荔枝的特性: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
要知道长安城离岭南可是5千里的路程啊,在过去车马很慢的年代,这个距离的行程可是要按月计的。所以,这是个连神仙也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谁接谁就是被砍头的命。
平日里,作为理科直男的李善德,直来直去,对人毫无防备之心,人又老实憨厚,经常被领导当出气筒,也不被同事们尊重。但却被他们以“狸猫换太子”的手法,把公文里的“采购荔枝鲜”用贴纸“荔枝煎”蒙混,让他在醉酒和集体对他的恭维中失去防备,稀里糊涂签下文书,为自己招来一场大祸。
人生在世,诸多不易,我们要与人为善为诚,但也不能对人毫无戒备。无论是在职场或者面对生活中的熟人,天上不会掉馅饼,事出反常毕有妖,平日里对我们不咸不淡的同事朋友,突然对我们热情有加介绍什么热门项目或者什么好事找到我们,一定要擦亮双眼,不然掉的就不是“馅饼”而是“陷井”了。
二、这世间最快的路,是人心与人心的真诚
李善德虽然以自己的善良真诚招来大麻烦,但也因此多次化险为夷,甚至最后因祸得福。
因为真诚待人,他与同为基层官员为人直的韩洄和杜甫成为好友,在他六神无主的时候为他出谋划策,为他打气鼓励,让他看到人生曙光,决定破釜沉舟,大干一场。
因李善德到广州考察其间,广州府对他敷衍了事,没有筹得一分经费。在他苦闷想要放弃时,被胡商苏谅搭讪,想从他身上捞点好处。最后又被李善德身上的真诚打动,决定为他提供荔枝运送实验经费,为他的成功开启了实质性的第一步。
在寻找最优果源的经历中,结识了增城石门山的荔枝种植能手阿僮,因为他没有像其它小吏一样,对农人非打即骂,而是向对待朋友一样和他们相处,阿僮和她的乡人们为他提供很多帮助,为最终计划成功添了不小的功劳。
最后李善德得罪杨国忠,一家人被流放到岭南,也是被阿僮收留,过上世外桃源的生活。
所以,人善人欺天不欺,真诚才是我们到达人生彼岸的法宝。
三、凡事做计划,是成功的第一步
李善德接到这个犹如登天的任务,除了身边有贵人相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用理科思维无数次的去模拟荔枝在路上的变质时间,和对路线的规划考察。
他用可视化的数理工具做记录,又派实际人马走几条路线,对路上的风险和每一天荔枝的状态了如指掌,并不断改进方案,才选中最优的路线方案和储存方案。用时间换空间,大大缩短了运送时间和变质期限。
他还在最终上路前先行一步,对路线上各个驿站预先考察,以免突发临时不可控状况。果然在一个最重要的驿站里,发现了“逃驿”事件,人去楼空,所有的补给马匹全部被洗劫一空。如果事先没有考察,运送荔枝的大部队走到这里,前后几百里都无法补给歇脚,所有的行程将功亏一篑,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计划的行动,注定是要失败的。
从一个历史小人物身上,我们仿佛也看到自己每日为碎银几两的慌张。但在他身上,我们也看到了作为普通人,我们也有平凡的力量。
愿我们无论走多远,都不忘来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