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很多次关于感恩日志的传说,有文章的推荐,有他人的分享课,也看了微博中关于感恩日志的打卡践行,它到底有什么样的魔力呢,我想试试,于是2018年7月4日我开始写了第一篇,我告诉自己,我要写100篇。
除了想认真坚持做一件事之外,也是想验证一下感恩是不是真的能够调整消极的状态。
第一个30天,我每天一篇,每篇都能写很多,工作上完成的一件任务,听到的一句鼓励,看的一篇好文章一部好电影,朋友的电话家人的关心,亦或路上拍的一张好照片,每个细节每个片刻我都会注意,晚上回忆起来去写的的时候整个心都是愉悦的。
坚持总是不容易的,强迫自己去做不知所以然的事情更是不容易。每日的生活几乎都是在重复,重复的节奏,重复的单调,八点上班,七点回家,有时要加班,工作是轻车熟路,每日来往的人也几乎不怎么变化,休息的时候回家或者找朋友或者自己找点事儿做,怎么会有那么多惊喜和感动呢?
写着写着,便感觉无聊,后来便隔三差五的记录一下,但没有特别多的感受,遇到烦躁的时候会一笔带过或者忽略不写。那些小伙伴的践行感恩每天都充斥着我,怎么有那么多美好的事情可以记录,怎么每天都那么的阳光自信,那么有收获呢?我不知所以然,越写越茫然。后来遇到行动派琦琦在微博中发布的30天感恩日志小活动,坚持打卡30篇会有小奖励,之后便在微博断断续续的打卡,收到了几个小伙伴的鼓励和留言,也因活动收到了小奖励。再往后因为一些事心里很烦躁,没有一点心情再去感恩,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去感恩,也不想逼着自己去感恩那些不舒服的人和事,便停止了,这时候写到了第66篇。
停了一个月,直到又一次听琦琦关于感恩的分享,我又一次查阅了关于感恩日志的记录和自己那66篇的日志。
它会让你每天充满感激。
它会让你发现生活的小确幸。
它会让你感觉自己生活在爱里。
至少,它会让你带着一个愉悦的心情进入睡眠。
不管有没有东西可写,不算是开心还是难过,你要告诉自己:亲爱的,还是写吧!
我又回顾了自己停止感恩的这一个月来的状态,除了稳定不变的生活工作外,心情和状态又回到了过去那个样子,有点消极被动我自己都不喜欢的样子,没有记录,也就没有回顾和反思,一个月下来不知道自己都做了什么,遇到什么。对比前段时间,虽然是刻意的记录感恩,但整个人积极的多,翻看着每天或多或少的记录,也知道自己收获了什么。
我会去感恩工作时遇到的客户,然后自己说话办事就多了一点耐心;
我会感恩叔叔姑姑每一个关心的细节,而不会去认为是习以为常、理所应当;
我会去感恩看过的每一个影视综艺或者文章,记下感动的瞬间和对我有影响的细节;
我记得我要写感恩日志,我便主动去留意身边的事,因为我要有内容去写;
我记得我要感恩,我会主动去搜寻重复平淡生活里值得记录的小细节;
即使我遇到不开心的事,晚上写完感恩日志后,真的不会影响睡眠,睡了一觉,不开心真的会溜走;
、、、、、、
我想起了当时决定写感恩日志的初心:我想寻找一种方式去调整自己肯定自己。
而这就是变化。
我的100篇,我还没完成,我得继续写。
接下来的记录,便是很正向的去写,没有抵触和不解,全然接受并且主动会去反思。
重复的生活,我也不再那么焦虑和匆忙。也不会刻意去制造看似美好其实很牵强的行为。同样的事情,我会换着角度去看待。没什么记录的时候就写一句谢谢自己,有闲的时候就去做一点让自己开心的闲事儿。不高兴的时候也欣然接受,然后再去回顾反思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样一反思,反倒解开了迷惑。
人的状态应该是有传染性的。在后来记录的日子里,我没有打卡,但收到了朋友的留言。
小雪说:感觉你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状态很好,是不是有什么好事啦?
小妹也在微信中问我:你是怎么调整的?现在感觉你充满了正能量!
小普在生日那天也对我说:现在的状态越来越好了,要一直这样子呀!
而我自己也很轻松,几次都感觉有个声音告诉我:我要时来运转了,2019年要发运啦!
我想,这就是感恩的能量。
在古典的一篇文章中看到他对“感恩”一词的补充:感恩指向自己,而感谢指向他人,感恩比感谢更强大。罗伯特·埃蒙斯是研究感恩最专业的学者,他对“感恩”的定义是:内心对现在生活的惊喜、知足和欣赏,对现在生活的满足,知道今天来之不易。
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了向外看,习惯了去比较去抱怨,习惯了去看别人有而我们没有的东西,当你发心去感恩的时候,你会开始向内看,看自己的心,看他人的善,看外界的美。
当你感恩的时候,你就是在爱,在行善。
当你写感恩日志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学会了爱。
当你学会了爱,你就会相信,经历的都会有收获,而你的人生就是礼物。
梅子是我在感恩群中认识的小伙伴,昨晚她问我:你在记录感恩的时候,有遇到很不想写的时候吗?有没有某些时刻感觉很为难?
我说,不想写的时候就放过自己,然后感恩自己。
但,亲爱的,记得要写下去,时间会告诉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