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期末阶段,学生普遍精神面貌差,心态焦躁,精神低迷,复习没有计划,作业质量很差,做事不得劲,请问钟老师,面对这种班级情况,我该咋整呢?
按常理来讲,期末考试是每个学生的学期大事,暑假期末成绩单事关整个假期的快乐与否,寒假期末成绩单事关压岁钱的多与少,因此,每个学生都应该在考试之前沉迷学习不能自拔才是明智之举。事实上,很多学生在进入期末复习阶段,都会变得昏昏然,然后选择“躺平”或“摆烂”。他们每天早出晚归,不迟到,不早退,看起来非常努力,实则上坐在教室里神游或者摸鱼。读书可以改变命运,他们记得比谁都熟,知识就是力量,他们随口就能背出来,老师熬的鸡汤,他们喝得咕嘟咕嘟作响,但就是看不见他们如火如荼的学习场面,倒是与文章开头问我的那位老师描述的现状如出一辙。
为什么到了紧要关头,学生的后劲却没了,甚至于整个班级出现一派低迷、颓败的气氛呢?根据我多年带班的经验来分析,大抵上有下面五种原因:
1.前期抓得太紧,学生身心疲惫,好不容易熬到临近期末,后劲不足了,紧绷的身心不经意间就散架了,这一散架就直接摆烂了。这就是典型的过犹不及。平日里,每个学科老师都恨不得把学生的时间全部挤出来吃干抹净,吃到最后,再也吃不动了,就开始彻底放松了。如果考完之后再放松也无妨,关键是学生脑子里那根弦绷不到考试之后。
2.部分学生学力薄弱,方法又不科学,学习效果不明显,效能感也很差,真是学什么都不懂,做什么都不会。一个学期的学习过程都在告诉这些学生:你就是个笨蛋,这么简单的题目都学不会。这些学生好不容易熬到期末,对学习的苦大仇深已经让他们迫不及待要逃离这种被挫败感浸泡的生活了。
3.考前焦虑出现了。有些优秀学生,对自己要求比较高,容不得自己失败,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好,总是不断地在叮嘱自己:只许胜,不许败。胜负欲越重,越容易透支内心的力量,一旦内力用完,人就颓了。
4.目标不切实际难以实现。有些学生给自己定的目标完全背离自己的实际能力,开始还雄心壮志地去实施,实施一个阶段后,发现难度实在太大,于是就会放弃目标。目标一旦放弃,整个过程就会敷衍。
5.放假前的松散氛围给学生形成了消极暗示。每当临近期末,学校就会不断地向家长和学生发各种通知,诸如完成安全作业,准备综评资料。班主任也在不断向学生释放出即将放假的信息,诸如我在为大家写期末评语,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请学生为老师评教等。学生整日笼罩在放假前的气氛中,心就散了,懒了,班级的学习气氛就会变得很淡薄。
由此可知,学生到了期末阶段,精神面貌差,学习不得劲,除了自身原因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学校和老师。作为班主任,必须想办法打破这种局面,带着学生奋力朝前冲,直到期末考试圆满结束,才可以让学生彻底放松,放飞自我。那么具体该如何做呢?
1.做好期末复习思想动员工作。新课即将结束,意味着要准备复习迎接期末考试了。这个时候,班主任要有高度的教育敏感度,要利用班会课给学生开思想动员会,具体流程可以是:回顾过去,正视当下,展望未来,立即行动。
回顾过去:亲爱的同学,咱们班半期考试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这说明咱班有实力、能力、毅力!期末考试就要临近了,大家还想不想保持半期考试的辉煌成绩啊?班主任带着煽动的语气用选择问的方式追问学生,学生们一定会不失时机地向老师表态:想!既然想,那就赶紧行动呗。此情此景,即便是学习不好的学生,也会被节奏带起来跟着喊想。如果半期考试不理想,那就要激励学生知耻而后勇,更要憋着一口气,憋个大招出来。
正视当下:当下是什么?当下就是疲劳了,就是想摆烂了,想自我放飞了。但,我们没有资格自甘沉沦,更没有资格放弃!因为,我们生活在资源最丰富的时代,也是Zhengzhi最稳定,最安全的时代,我们没有理由不付出自己的努力。所以,从现在开始,大家摒弃一切厌恶情绪,消除一切困难,脚踏实地,击鼓再进。
展望未来:亲爱的同学们,若想假期轻松,现在就要辛苦;若想在亲戚面前有面子,现在就要舍得丢面子;若想压岁钱拿得心安理得,现在就要多刷题……
这个思想动员会特别重要。说多说少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激情,要有煽动性和号召性。班主任要把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对结果的渴望激发出来。
2.组织一两场放松身心的集体活动。期末考试前的复习知识密度特别大,学生很容易疲劳。因此班主任一定要精通张弛之道,看见学生累了,给他们讲个故事,既放松又激励,也可以组织一两场全员参与的班级活动。我个人比较喜欢组织跳绳比赛和拔河比赛,参与度很大,难度又比较小,学生又很嗨,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好胜心。
3.稳住班上的优秀生。一个班级,只要优秀学生不摆烂,班级学风就不会差。每到期末来临,我都会将优秀学生召集起来开打气会,告诉学生我对他们的期待,给他们描绘未来的美好蓝图,重申他们的目标,以提升目标感。优秀学生的效能感比较强,只要他们不忘记自己的目标,就一定能在学习上起带头大哥的作用。
4.降低复习难度。复习阶段,深难怪题就不要做了,那些题还是留给学神去解决吧。我们要重视的就是那种能把基础题和中档题搞清楚,搞扎实的学生。学生若能通过自身努力搞定自己手头的活,就会对当下的学习过程充满兴趣。
5.适当增加一些小测试。复习期间的测试题不适合高难度,大题量,可以根据复习内容来设置,确保复习什么考什么,让学生能够劳有所得,测试时间5——10分钟。测完后老师要及时给出反馈,让学生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看到自己的进步。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越复习越有劲头,因为他能真切地看到希望就在前头。
6.遏住学困生的懒散之风。到了期末,最坐不住的就是班上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本着“反正我也学不懂,学也是白学”的论调,在班上氤氲出一股颓靡、放任的懒散作风。这时班主任不妨私下警告这些学困生:老师理解你们的难处,但不支持你们放弃!难度大的知识点,学不会,可以抄一抄,但不可以在班上树立“我不学,我光荣,我不学,我轻松”的风气。
7.淡化期末来临的气氛,一切都照旧。这个需要班主任自己拿捏好尺度。我从来不会因为期末临近,就会出台什么特殊政策,让学生感觉到期末了,光明就要来了,苦难即将结束了。我不论是说话,做事,都在向学生透露一个信息:越是到最后,越要保持平常心,越要比平时做得好,不到正式宣布放假那一刻,绝不放松!沉住气,成大器!
8.要求家长对学生提出期末考试的要求。我曾经在很多场合说过,幸福的家庭确实可以养出温暖大气的孩子,但未必能养出积极上进的孩子,为何?因为很多家长对孩子没有明确的要求,通常就一句话,孩子开心就好!在孩子看来,不学习就是开心,天天玩手机就是开心。因此,班主任要提醒家长必须根据孩子的实力提出明确的要求,比如总分达到多少,每门学科成绩要多少才能达标。完成任务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上的嘉奖,没有完成任务的,也要给予一定的惩罚,但不可以进行精神上的打压。
最后我想要说的是,老师自身的生命状态也很重要。如果班主任及学科老师都是积极上进的人,每天进出教室都能带给学生巨大的生命能量,学生就不可能蔫头耷脑,死气沉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