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休刚回到家,母亲便说她身体不适,想让我带她去医院检查一下。
“没什么大碍就别去检查了吧,我先给你买点儿药吃吃看。”我随口推辞说到。一方面是到医院检查真的是费时又熬人,另一方面是刚回到家懒得出门。
“还是检查一下吧,免得以后出什么大问题给你们添麻烦,我今年感觉自己体力一下不行了……”母亲声音有些哽咽,说完便转身走进了厨房。
我一下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再去安慰母亲,也不知道再说些什么。只等她从厨房出来后,收拾穿衣出门。
“快点走,这边。”医院总是人满为患,我又一次对母亲催促着。但话说出口后,就又深深的自责了:年近七十的母亲腿脚不便,走路蹒跚,反应也慢,怎么能像年轻人一样?
对于我的絮叨,母亲不说话,只是默默的跟紧我,努力加快步伐。挂号,缴费,做检查……等结束时已经中午饭点了,医院的人也开始稀稀拉拉起来。
“你坐在椅子上等我,我去取药。”我嘱咐母亲。母亲像个听话的孩子一样,坐在那一动不动,生怕我回来找不见她。
等我排队取完药,往回走时,偌大的大厅里只剩下母亲孤零零坐在那里。她时不时看看取药的窗口,焦急的等待着。走向母亲的那段距离,不长,但我却看到了许多内容:母亲的头发已经全部花白了,母亲的脸上布满了皱纹,母亲的背也微微驼了……我是有多久没有认真的看过母亲,没有耐心的听她唠叨家长里短。
那一刻我的眼睛很酸,想起了小时候。
记得上小学一年级时,有一次感冒发烧,医生给我开了三天的青霉素。每天中午十一点多快放学的时候,母亲便准时在教室门口等我了,那时候母亲还年轻,矫健的背影是我的依靠,是全家的依靠。我怕疼,母亲会在打完针之后给我嘴里塞块糖,她说吃颗糖就不疼了!我累不想走路,母亲就背着我,一步步走回家。
时间如流水,母亲真的老了,在我一次次的不停地絮叨中,在我一次次略显僵硬的语气中,在我不知不觉中,母亲已不再是我小时候那个“疾驰如风”,干练利落的母亲,她的身躯已经开始佝偻了,视力开始模糊了,听力开始下降了。
我又一次陷入深深的自责,为什么我现在还埋怨母亲碗没洗干净、地没拖干净?为什么我要把最坏的脾气给最亲的人?殊不知,他们已经老了,不会在原地等我。
空无一人的医院大厅里,母亲看见我回来了,像个小孩子一样,眼睛里顿时有了光芒。我走过去挽着母亲的胳膊,轻轻地说:“妈,药取了,咱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