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
什么时候出国读书,
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
何时选定了对象而恋爱,
什么时候结婚,
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
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
眼见风云千樯,
你作出选择的那一日,
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
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陶杰 《杀鹌鹑的少女》
面对无处谋生的农村和到达不了的都市,他在小镇上,驾驶着挖掘机。
一、
我弟高中毕业后,就没再继续读书,家庭条件不允许是一方面,更是周边环境影响的结果。
在我老家农村的小孩,每逢初高中毕业,都会有大量的学生放弃继续读下去,选择走上社会。有很强烈愿望继读大学,以及考上大学的人,十不足一。
大部分的人应该是觉得读书太累,自己也未必能考上,少部分则觉得,即使读了大学出来,又能怎样?
而父辈基本都停留在别人家送孩子读书,那自己家咬牙也会送,砸锅卖铁毫不含糊。但如果是孩子自己不愿意读了,或者,考不上了,那就没办法了。
至于不读书会有什么后果,或者读书有什么好,我爸妈没有告诉我们。
当然,我这不是埋怨,我也从来不觉得这是他们的失责。
因为不是只有我们一家人是这种情况,邻里乡亲,亲戚朋友家几乎都这样。
因为大家知识和见识都不高,父辈对于孩子未来的教育规划和人生规划,实际上并没做过或者说根本做不了很深入的思考。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读书有什么好?选什么专业有什么区别?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弟离开高中,其实也没想好下一步怎么走,没人替他建议,甚至引导,自己除了迷茫,剩下的就是盲从了。
因此毕业后,我弟先是跟大部分弃学了的农村子弟一样,跟着亲戚去广东省的工厂打工。在日夜颠倒的流水线上做了一个月,那种近乎机械的枯燥生活,让他知道,那是他不想要的,在找寻别的工作无果的情况下,只能打道回府。
我弟回到老家之后,以前迷茫的东西,变得清晰起来,那条向外的路,他知道走不通了,没有学历走不进写字楼,而他又不甘于在工厂被驯服。
然而,当他向农村内探索时,发现父辈的路,随着时代变化,也没那么容易走了。种田、种地、做苦力,或者传统的木工、水泥工,那微薄的收益,不足以支撑起后续的成家立业。相较而言,单结婚成本,比父辈时期翻了何止十倍。
没多久,他背上简单的行囊,从农村到了乡镇上,拜了一个师傅,当学徒学开挖掘机。
那时,乡镇正在逐渐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快速提高,大兴建设,挖掘机的身影随处可见。
挖掘机驾驶员,炙手可热。
我弟算是我们那入行比较早的一批挖掘机驾驶员了,因为需求量较大,收入也还可观,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对未来,他也多了些信心。
就这样,从学徒到师傅,一直做到现在,算起来,将近十年了。
二、
在农村,或者乡镇上,对拥有一定技艺的人,都还是尊重的。
一般请我弟做事的雇主,会叫他挖机师傅,师傅两个字,带有些许尊敬的意味,跟叫木匠师傅,水泥匠师傅一样。因为这工作,基本上都是挖地基,开水渠,拆房子或者修山路……跟雇主的生活息息相关,也跟他们付出的薪酬息息相关,。
凡是涉及到动土,其中涉及到风水什么的或者事后垮塌之类的且不说,要真的和挖机师傅交恶,他们首先要付出的代价,可能就是大把大把的钱。
因为在我们那,大多数挖机工作的计费方式,是按时计费。
譬如挖一个家宅地基,在挖机师傅的控制下,三千块能干完的活,不说让屋主花上一万,但翻个倍的价钱,一点问题没有。而且屋主多半还看不出猫腻,在他眼里,挖机师傅一直都很忙碌,从早到晚都没怎么歇。
这种类似于潜规则的东西,其实大家都懂,但没办法分辨,那么好言好语恭敬一些,说让师傅费心了,甚或递上一包烟,准备顿好饭菜,就是最好的应对策略。
除了利欲熏心的人,大部分人,没有谁会刻意针对谁,不过都是将心比心。
我自从知道这点小猫腻后,失笑着说,这赚钱也太容易了。
这一点上,我弟变得异常严肃,说的确有些挖掘机师傅,很没名堂(规矩)。好酒好烟伺候着,三天能干完的活,能给拖出四五天来,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乡里乡亲,真没必要,别人怎么做,他管不上,但他还想要脸。
这是我弟发在朋友圈的,每每看到,我都有些心酸。他写下这句话的缘由,我是知道的,其实就是另一个挖掘机师傅,比他工作年限还短,但比他会玩这种小九九,帮老板赚的钱多,拿到的薪酬就比他多。
我跟他说,有些东西你觉得是对的,就坚持,不要学别人。他说他知道,只是有时候感觉委屈罢了。
可能,我弟对职业道德或者职业素养,没有很整体的认识,但凭良心做事,心头的这杆秤,还是拿捏得住的。
这大概也是他虽然不太讨老板喜欢,但老板还是会将他留在公司里,有雇主请做事,会点名让他去的原因吧。
跟任何行业的从业人员一样,身上所坚持的某些品质,总有些人是能看得见的。
三、
也是我弟的朋友圈。
其实,在城市里加班到凌晨挺正常,甚至通宵加班也有。
但如果考量到我弟上班的时间、工作的过程,就知道确实是挺辛苦的。
不论夏天还是冬天,除了天气很恶劣的情况下,一天下来,不低于十二个小时,除了吃饭,几乎没有下来休息的机会,可活动的区间,就在狭小的操作室里,保持同一个姿势,跟开长途货车是同样的性质。
重复机械的操作,能让人感觉时间异常的漫长。
另外,因为是乡镇里,很多时候工作的地点很偏远,特别修公路的话得进深山里,天没亮就得骑着车过去,早饭随便吃点,中午要么吃冷饭,晚上得回到镇上,才有热饭吃,就餐时间永远不规律。
因此肠胃病和腰间盘突出,肩周炎之类的职业病,是躲不掉的。
其次,开挖掘机工作有一定的危险性,特别是修路和拆房,都得特别小心。
我曾经跟他一起去过一次修路现场。
当时已经修到半山腰,对比贵州地区的盘山公路,大致就知道工作环境是怎样的了。
我和我爸跟在后面整理已经挖好的路面,他在前面开道,我爸总是时不时提醒他慢点,不着急。
巨大的铲子和机械臂在半山腰里扭动,将原来的山体直接撕裂,树木也被铲掉,山石朝下滚落,一直滚到山脚,噼里啪啦的撞击声如同鞭炮炸响,泥土漫天而起,让人胆战心惊。
中间他停下来休息,我站在挖掘机旁,通过窗口看外面,只能看到一片悠远的天空,心底忍不住一阵突突,我甚至没有勇气,爬到他操作室里看一看,怕眩晕。
而这却是他的工作常态。
当然,每一份工作都有自己该承担的东西,这也没什么好说道的。
四、
让他焦虑的,其实是一眼能望到头的职业未来。
我弟曾不止一次跟我说,开挖掘机的收益很明显摆在那。当下的这些钱,又不足以支撑整个家庭的负担,去跟老板提涨薪吧,老板总能找到既能做事,又对工资要求没那么高的人,其中不少抢饭碗的人,就是他带起来的徒弟。
十年间,我弟带了很多徒弟,送两条烟,带两瓶酒,说想学开挖掘机,这事就成了。
有时候我说,那就别带徒弟了。
我弟说,开挖掘机,是个人都能做,也不是只有他一个人会,操作比玩游戏还简单,他不教,别人也总能找到地方学,顺手的事,来了就应了呗,把每个人都当敌人,没意思。
他反思自己,除了开挖掘机,似乎什么都不会了,他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六十岁还开挖机,以后怎么办?
而加重这层焦虑的,是他去年跟朋友进了省会,十年来,他没来过省城,也没去过任何一座一线二线的城市,偏安一隅。
一种非常惶恐的情绪,从内心深处浮现了,将他的焦虑瞬间放大了无数倍。
他发现自己跟都市里的同龄人犹如身处两个世界,这种割裂,通过电视和手机传递的资讯,根本无法弥补。
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和见识,他们的理想和追求,他们生活的方式,谈论的话题,想去的地方,都殊不相同又遥不可及,将他再度卷入从高中毕业时的茫然。
十年前,他去到广东,对都市的无尽向往,被一个月的流水线工作磨伤。
十年后,他再进到都市,连向往的想法都不敢有。
他知道,自己离都市比十年前更远了,这里跟十年前一样,依旧没有他的一席之地。
回到家的他,想清楚了很多事,决心从挖掘机师傅的身份里跳出来,带着一个清晰的目标,去寻求生活的新可能。
至于他去做什么,那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