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阶梯(五)

24.《你想的简单,一切就变得简单》,日本一位禅师所作。书的封面设计较为独特,一枝绿叶,上端水滴形镂空下面色彩斑斓,让人联想到童话世界的色彩,遥远的外星球颜色,亦或天堂、极乐世界。书中内容和标题的内涵相同,遵循简单的原则,每一篇文章字数不多,也不像普通书籍都摆大道理,举例子,分析阐述。文章的风格,如同天然森林中的小溪,不急不缓地流淌,让读者在夏日里感受到宁静和清凉,听见水和石头的欢快声响。当初曹洞宗传进日本,在日本融合本土文化,形成了新的发展轨迹和气象。禅的简单理解,就是降服烦乱的心念,让思绪变得简单,让行为变的简单,让心意简单,让灵魂回归本初的智慧状态。接着再向更高阶去修行,证果成佛。禅修并不一定要离开家庭,脱离工作去寺庙修行,作者属于日本国宝级禅师,但是也有工作,设计房屋建造,并不影响智慧的升华。书中心灵指引包括多个方面,譬如常常遭遇的痛苦。我们若试图逃离痛苦,必然心生欲望,那就是烦恼。被烦恼所束缚,过分地追究自己,就看不见痛苦的背面了。我们应该做的,不是逃离痛苦,而是慢慢地翻开痛苦的背面,那里,一定落着一颗喜悦的种子。日常吃饭、睡觉、休息,我们都三心二意,想的太多。没有仔细品尝食物的味道,睡觉时也在忧心操劳,短暂休息也只是拿手机玩游戏,看电影,读新闻。甚至生命中最重要的呼吸,我们都没有认真对待过,注视过,觉察过。走路也匆匆忙忙,怕上班迟到罚钱扣工资,抢先三五分钟能完成一件工作小事。心被事务和物质所奴役,身体天天泡在疲惫的空气里。看似高的效率,其实完全疲于应对。让心慢下来,像电影中主人公站在街头,观看周遭车流人流迅速流动一般,平心静气,心明了,眼亮了,专注于当下事,效率更高。

生死是每个人都会害怕的事,生死由心,生死由身,生死由道,生死由生死。不要为看不见的恐惧和不安所迷惑,要对看的见的现实感恩,活的有胆量。不管出生去世,我们都无从选择,一切听任安排,我们坦然接受,心情就会变得轻松许多,像潜泳出水后自由酣畅地呼吸。

事情和人也不能极端地分割成非好即坏,非善即恶,非彼即此的二元论。实质上好中有不好,这一时期的好,不一定代表后一阶段的好,这时候的不好,并不说明将来的不好。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本身一道道虚幻的影像,如一碗迷魂汤,把世人迷惑其内,难以脱离。工作生活皆是考题,我们可以更换所修科目,可以转变专业,也可以完全跳出考试,走不同的路线,可是起点和终点早确定。工作的不如意,多数人也会遇到。认为不理想的单位,觉得不靠谱的领导,判定不如意的环境。然后开始跳槽,变岗位,换公司。可是新的单位又会发现新的问题,新的领导又有新的困扰,心的环境又出新的苦恼。做好当下每一件事,不经意间抬头,会发现心中疑惑的问题早有了答案,不必刻意去寻找,浪费时间。扎扎实实用实力创造出一片天地,会带给自己更大的成就感。像一粒种子,不断尝试,冲破头顶石头的压力,长成一棵参天大树,那时,别人踩在石头上仰望树顶。

莫妄想,也是生活的真谛。想的不安,想的烦躁,想的焦虑,都是徒增烦恼。找准核心“肚脐眼儿”,不住生灭,安住当下,随缘随法。


25.《商业人像摄影》,一本高职教材。其中内容比较全面,除了讲器材;人像特写、近景、中景、远景的景别;色彩冷暖对比;影调高低;还有如何布置光线。脚光,也称作底光,营造神秘阴险的气氛。中位和高位光,顶光多用在轮廓光。一般影楼用八字布光,左右前侧45度两个闪光灯,稍强一些用V形布光,即八字的基础之上,在底下布灯,往上照射。肖像照最基本需用5个灯组合光线,主光,辅光,轮廓光,背景光,修饰光。面颊的四分之三、四分之一,全侧,正面配合俯视、仰视和平视的机位,会拍出不同效果。婚纱摄影、证件照、儿童摄影、团队合影皆属于商业人像摄影的门类。


26.《摄影构图·从零基础到精通》,包括的不仅仅是构图,也有器材,色调阐述。构图的目的在于消减背景,突出主体,形成视觉冲击力,强化画面美感,说到底是为作品内涵作骨架。点线面是组成构图的基本元素,平时拍摄时应该先培养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习惯,把它们作为画笔下的点、线、面。井字构图,三分法,对角线构图,三角构图,框架构图等等种类繁多,不一定记得名字,但是需要弄懂用艺术手法表达思想和主题。摄影中的元素和厨师手里的食材一样,到底是煎炒烹炸,还是炖烧闷蒸,完全在于大师们的水平。


27.《图手创意》,一本展示作者手机摄影作品的书籍。太过花里胡哨,像早市的混乱,像散场的电影院,像酒宴之后的餐桌。创意有,无非用手机拍了照片之后,利用软件进行多次曝光处理,比如在东北穿军绿色棉袄戴帽子,和二战时候的飞机、飞行员进行叠加组合,用跳跃的动作,表达如今的和平美好。部分作品以抠图的形式,拼接其它场景,比如走T台的女人,脚下嫁接了曲折的柏油路,还有其它城市高楼元素叠加在内,虽然组装后丰富了画面和内容,可是依然不够完满厚重。另外,七歪八扭的文字添加,让画面的狼藉程度再上新台阶、新高度、新水平。值得赞赏的是书页设计,为融合手机摄影主题,将书的四角切圆处理,每一页的图和文字都印制在手机边框内,为了凸显真实,页眉位置添加了手机电量符号,时间等图标。


28.《佛遗教三经》,书中介绍了古代中国译出的第一部佛教经典,《四十二章经》,作为历史性的一步,对后继佛教学者及推广宣扬者提供了可参考的坐标,以及传播的方式方法。通过内容,知晓了安世高法师和鸠摩罗什法师的名字。安世高,第一位在文献中可寻找到痕迹的第一位外籍僧人,属于佛经汉译的创始人,他首先译介了印度小乘佛教禅类的经典。鸠摩罗什也属于外来的和尚,他所翻译的佛经数量更多。现今流传的佛经多为他翻译的版本,还有一些是玄奘所译。根据分析,四十二章经应当是编著人根据德高望重的法师开示佛法时的重点笔记抽提精简。其内也会见到其它早些经书内容的影子。八大人觉经,佛遗教经也汇总在了本书中。佛遗教经是释迦摩尼佛入灭前最后一堂课的整体课堂笔记。内容不见得有多深奥,不过,行住坐卧的修行,普通人不容易做到,五蕴六尘的熏染,一般人难剥离。成佛的路比较艰难,须得日日勤修精进,练苦酿甜。“自读首楞严,从此不尝人间糟糠味;认识华严经,方知已是佛法富贵人”。星云法师的心语,道出两部经典的分量。中国佛教分成大乘、小乘、禅宗、净宗、密宗等派别,但只是修习方法的不同,八万四千法门,终归大方向无非涅槃了悟,修成正果,脱离轮回苦,早登极乐界。然而看似普普通通,简简单单的修行,却难倒尘世人。“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在其中,读进去,像举灯探密室,坚定不移,终会发现闪闪发光的宝藏慰劳不辞辛苦的行者。


29.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那是2012年听过的书名,以后对它无比向往,却每每上网买的时候都已经无货。这次为了凑单免运费,选择另外一个销量不高的版本,果然晦涩难懂,翻开书,就像站在喜马拉雅山底下遥望山顶,不免会产生一种恐惧和担心。每读一行,就像登山过程中迈出的艰难一步。如果条件和能力允许,还是建议读原著,翻译过程毕竟会对原有的思想断章取义,遗失漏偏。之前,对这本书充满期待,以为领导人推荐的必定高屋建瓴,内涵深蕴,观点非凡,思想独到,不过看过后才发现也只是对人性的背后面进行了剖析,比如年轻的长官牺牲生命,并不是因为新增一丁点儿版图比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而是因为他在比较着两者的价值时,是用旁观者的眼光、民族的眼光来看待。对整个国家来说,战争的胜利至关重要,而个人的性命无足轻重,当他这样思考时就会觉得,为了这个崇高的有价值的目标,他就是肝脑涂地也是值得的。此外,美德本质学说中,提出了美德存在于合宜性之中,也存在于谨慎、仁慈、邪恶中。书中对正义和仁慈作出论断,对功与过进行详解,也对道德哲学的理论体系进行研究。全书就像科研工作者完成的专业论文,读完是一种挑战。


30.《管道的力量》,不厚的一本书,内容不到120页。全书围绕一个主题展开,那就是网络营销。通过列举痛苦,塑造改变的重要,提出网络营销的必要。提桶和建立管道永远是财富积累模式中经典的故事。如果计划长远,管道肯定必不可少。而从未来发展的趋势分析,网络将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本以为从其中能看到干货,教怎么赚钱,拓宽管道,但看完后有些失望,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即使强调网络营销的核心价值,但是也没有解答怎么操作的疑问。书中行间距较大,书又薄,读起来快是唯一的优点。


31.别人送的书,看起来不会怜惜,快速翻看,加速浏览。本应该作者着重点偏向大美禅画,不过用大篇幅和文字在阐述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以及中庸之道。提到孔孟之道,荀子之礼,还有鸠摩罗什的生平,诠释择善固执而中庸。以汉字、书法过渡,引入论述禅画。世间万事、万物、万有、万象经由画家的创作,以黑白点线,块面和色调构建出一幅幅法界密码,这些类似于涟漪、灵光、圆相、生命的生成物,蕴含着宇宙法界中生命对内“生老病死”,对外“成住坏空”等各种循环往复的奥妙。黑白悠远深奥,其妙无极,白色素朴纯净,其韵无徼,黑因白彰,白因黑显,宇宙法界就是一个共生体。这些也不过是符号和空幻的载体,有心者得,无心者通,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生不死,如来如去。人生若能豁达,将清风明月、激流险滩皆作道场,保其天真,成其自然,而人生之百千滋味,酸甜苦辣可当书读,可作戏看,能于其中不出不入,不悲不喜,潜心一志,慧命灯明,即可通达到无为不为的境界。

书中也有李斯的故事,子思的事迹。也记叙了孔子三代以人为本,崇尚自由,尊重生命的爱情观,他们对离婚持达观的态度,只是经由董仲舒等树立三纲五常人伦思想,捆绑了整个时代的发展步伐。站在当前的生命本体,应当有新的感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

千之。果能此道,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这一道理几乎适用于方方面面。


32.《七十二堂写作课》,叶圣陶时代编写的语文课本中抽提出关于文法内容,距今80多年,难免有些过时,不适合如今快节奏的模式。读完一个感觉,干货稀少。大都只是泛泛而谈,比如解释日记,简述书信,提到随笔,却不见几个可描慕仿照的体系和构架。像教别人做木工,却领了学徒去翻看家具目录,介绍图里家具的功用。并非示范做个太师椅如何构思雕琢,打个电视柜怎样选木取料。文章有骨架和血肉,有文章的体制,语汇,文法,修辞,风格,章法布局,还有读者对文章的优劣评判。记叙文给与读者的,无非是知识,情味,教训。叙述文所写的是事物的变化、经过,里面有着一种流动。随笔是文章上的速写。日记材料是每个人每天的见闻,行事或感想。本身生活之中不平凡的事物,实际不常有,因此,写作过程中,当像显微镜一样看的细深,也要像望远镜一样看的高远。视角不同,加入深刻思想,任何微小的事项,只要运用适合,就会成为重要的材料,自然能写出读者喜欢的作品。为读者服务,是文章作者的核心理念。

人称也是写作时的难点,第一人称的文章好比独白,第二人称的文章好比对话,第三人称则有客观的态度和全知的态度。景物描写时应抓住自己的印象,眼睛所见,耳朵所听,内心所想,把意识界的印象都捉住,然后写出来。人物描写分内在和外在,往往还有背景的衬托,烘云托月地反衬基调。无论怎样,无论何时,必须有广博的经验才能作详密、生动的描写。诗歌方面也有介绍,从平仄到押韵,从五律到七绝,然而灵魂在于意境。李白有一首诗,“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抒写山居闲逸,心境安舒。诗歌也是心想往之的期盼,所见所感,真情呼喊。书的最后章节,都是所引用的知名作家经典文章的节选。


33.《照见》属于佛法开示类,将大师对佛经的讲解,还有发在博客上的文章整理出版。书中关键内容用红色印刷,但是个别几页的颜色是褐色。书的字小,内容偏多,故事仅有一二,大段论证解说经书中的经典佛法句词。书名根据“当下照见,步步莲花”“不离当下,此岸莲花”得来,主旨在于让读者增长智慧,拓展胸怀,当下解脱。只要抓住本质,就能一经通经经通,一法通法法通。但是所知障是文化人打开心结最大的障碍,懂太多反而成了束缚。断尽一切烦恼是我们追寻的目标,可我们自己做不了心的主。随它起伏不定,悲喜忧愁。曾国藩曾说过,过去之事不忆,未来之事不追,眼前之事不杂。还是专注当下的核心命题。我们所关注的大乘和小乘的通俗说法,大乘像大轮渡,送所有抵达彼岸;小乘佛教像划一个小舟,只管自己解脱。

有求皆苦,无求乃乐。在红尘中的历练,打磨,历事炼心,达到收得扰,荡得开,拿得起,放的下的境界,苦乐随缘。善心善念起的时候,修行已经开始。随时随地,而不是刻意做样子。把修行融入每天的24小时,大小便时,想排出去的是贪嗔痴,休息时,也知心有所属。修行像给手机充电,需要长期漫长的功夫。有个比喻非常贴切,身体是主机,脸是显示屏,喜怒哀乐全在脸上显示。我们肯定有看不顺眼的人,看不顺心的事,然而那是分别心的固执和信念的扭曲。万物本不齐,不妨一齐齐之。这个世界上没有坏事,一切都是好事;没有坏人,一切都是好人。不著相,犹如莲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千人千面千种心,都具足一颗佛心。能修得事无碍,理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即可成佛。财富在佛经里也有判定,佛经里说,一个人的财富归五家所有,国家,盗贼,水,火和自己。所以,对待财富的态度越豁然大度越坦然自若。

再者活出自我。萤火虫有萤火虫的光亮,星星有星星的光亮,月亮有月亮的光亮,太阳有太阳的光亮,不跟别人攀比,也不要强求,这样便能所行无碍。烦恼是无根草,本无烦恼,也无烦恼可断,不必执着拘泥。反正”一切是考验,看尔怎么办,对境若不适,还需从头练“,身处人间,就像火中淬炼,难得的排练场,实验室,心生原动力,定能火中炼金莲。


34.《人像摄影四部曲·提升内在》,书中的商业人像作品相对时尚,大多为影棚布景出来的作品。摄影师本身的善于学习的素质不可丢。记录随时闪现的拍摄灵感和创意,有助于水平提升。另外眼中要有光,对光线敏感,心中要有形,把模特拍的精致。局部细节在摄影中也时常体现,无论是耳朵戴耳环,脖颈戴项链,还是红唇大眼。人物与场景、情绪、主题的融合会给作品更多张力与魂魄。还有善于总结,不仅总结自己的优缺点,也要总结别人的长处。低处无法看到高处的风景,因此,不断登高是生命的征程。

摄影创意在人像作品中占据重要地位。留白、动感、轮廓、抽象的创意,滤镜、角度、投影、光绘、镜面的创意,无穷无尽,脑洞大开,创意自来。


35.《摄影师的画板》为国外作品的翻译。原作者患有红绿色盲,却并不妨碍他在摄影路上的成长。第一篇章不断前进的征程,用了老子的 名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条成功的路,都是人走出来的,心中有梦,不畏艰险。可能在拍摄时,都会遇到这里没什么可拍的,作者碰到如此情形,会告诫自己,整个世界都等着你的镜头。然后不断观察,寻探。充满好奇,永远当个游客对摄影有益无害。

如果不关心自己的照片想讲什么,那别人也不会关心,因此,尽己所能,讲好照片的故事。创作的原则是先弄懂规则,这样才懂得如何真正打破规则。拍摄时的周密计划,器材装备自然不用多谈,那是最基本的方面。作者使用索尼的微单,有些照片快门达到91秒。后期调整照片包括了修正透视,还原颜色,遮盖瑕疵等操作。一些色彩的创意和元素风格创意也通过后期软件完成。

(2018年5月30日,周三,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7,907评论 6 50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987评论 3 3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4,298评论 0 35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586评论 1 29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633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488评论 1 30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275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176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619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819评论 3 33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932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655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265评论 3 32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871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994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095评论 3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884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暑假待在家几乎每天晚上一点半睡,计算机的考试练习一碰到难的就不想做了!晚睡晚起,我的脑子怕是要糊了!
    往事随风xi阅读 214评论 0 0
  • 我想有个新的开始,从时间管理开始,从自律开始。
    Vicky予橘阅读 153评论 0 0
  • 一杯清酒凉,入肠味虽烈,心依旧凉。 一曲离歌伤,入耳曲虽杨,心依旧伤。 曾几何时,为你流泪,眼望如今,为你流浪。 ...
    何青木阅读 231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