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们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大概是在周围人都不理解自己,总想用教育的方式证明他们是正确的时候。
事情是这样的,有个朋友他父亲目前喜欢上一款保健品,想把这款产品“分享”出去,让更多人知道它的功效。
结果,在我朋友的眼里,他父亲就是被带进了“传销”组织,已经有被洗脑的趋势,心里非常焦急。
这位朋友A每天用一种教育的口吻传达给他爸爸“传销组织是非法的,他们只想收取会费和发展下线,而且他们的产品根本就没有他们自己宣称的那么好……”
不仅如此,还会去网上找某些新闻,来吓唬他老爸,说“有些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希望自己健康,能活的更加长久,所以很容易上某些传销组织的当,最终导致财产损失……”
而事实是他老爸压根就不会听他的话,越是“规劝”就越不当回事儿。弄得我这位朋友只能到处求援,请他老爸身边的人来劝说。
没有经历过就无法理解 这句话是有道理哒。
我想A的心情每天像是想撞墙的狮子一样,无论自己做任何努力,也看不到效果。
现在A的角度,当然谁都会认为他做的是对的。因为“我是怕老爸上当,才会想要劝他早点收手,不要陷入太深,及时时止损才能避免将来更大的损失。”
就像是眼睁睁看着一个人想去自杀,你能不拉他一把么?
但是,他的所有行为都错过了最重要的一点:“他忽视了他爸内心的真实感受!”
在他爸目前那么喜欢那款产品的阶段,如果要是有人不认同,甚至强烈反对,那么会在心里形成一道防御机制。
他的内心对白大概是这样“你都没有真的去了解这款产品,只是根据它的表面形式就来判定它是传销,凭什么?要么就是上网随便找些新闻过来,难道你不知道那些新闻是假的?不可信的么?你到底有没有调查过,就来我这里指控?”
如果有这样的内心独白,即使他表面上不会和你争论,内心也真的不会搭理你的。
久而久之,如果朋友A还是以他的方式劝说,说不定他们之间的关系会僵化,对谁都不好。
其实,许多事情都是相通的,如果遇到对方超出了自己所能理解的范围,那么就会千方百计地想要把对方拉回“正轨”。
我给朋友的建议是先放下自己的成见,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去了解一下直销和传销到底是什么,知道它们的区别,别看自己堂堂研究生毕业,在某些事情上没有调研还是没有发言权的。
其次,去了解他父亲目前热衷的保健品,是不是真的合法合规,有没有效果,甚至都可以自己调查它们公司的历史,把它调查清楚了,在劝说的时候才有用,因为足够了解。
最后,当然也是最重要的,是不断地和他老爸坦诚沟通,了解他内心真正的想法。他为什么喜欢这款产品?他想从中获得些什么?每个人做事总是有原因的吧。
如果渐渐地,变成他老爸愿意把内心想法和他一起讨论,他们能够一起去探究到底是不是直销,这样关系才会更好吧。
虽然我用自己目前所能理解的告诉了朋友,只是不确定他是否会考虑一下我的看法,希望他们的关系是越来越好,而不是每个人用自己的想法去想别人。
不再用学校那套,抱有教育人的方式去沟通,用尝试了解和理解的方式也许来的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