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云,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
巴黎同样有一些不可错过的景点。然而,至于哪些地方不游为憾事,也许并无一个标准答案。
毕竟,每一个来到巴黎的人,都怀着各不相同的梦。
—— 本文写于2017年3月
一、凯旋门
在香榭丽舍大街的尽头,矗立着一个气度非凡的建筑。两百多年前,拿破仑为了纪念帝国军队建立的功勋,下令修建了这座迎接凯旋的大门。
凯旋门以精美的浮雕闻名于世,其中又以《马赛曲》最负盛名,出自法国雕塑大师弗朗索瓦·吕德之手,为世界艺术史上不朽的杰作。
凝视着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雕塑,似有千军万马掠过眼前,战火和鲜血染红了天边的流云。
是谁吹响了出征的号角。是谁将英雄的名字刻入石碑。又是谁,在百年之后,抹去兴衰荣辱的印记,是非对错尽归尘土。
往昔峥嵘岁月,不过是沧海一粟,过眼成云烟。
一战之后,凯旋门下修建了一座“无名烈士墓”,以此纪念在大战中死难的150万法国将士,寄托人们对逝者的无尽哀思。
战争之殇,应该永远铭记。巴黎的重大节日盛典都在凯旋门举行。四海宴清的年代里,喜悦与狂欢都与故去的英雄同享。用今夕的繁荣,告慰他们过往的牺牲。
所谓纪念,后人能做的也不过如此了。
二、协和广场
告别凯旋门,沿着香榭丽舍大街,步行即可抵达协和广场。
远远望去,依稀可见摩天轮的身影。据说,协和广场的摩天轮,只在每个冬季开放,冬天结束便会拆除。错过这一季,就要再等一个春秋了。
不免想起一个传说。摩天轮的每个盒子里都装满了幸福。而我们仰望摩天轮的时候,就是在仰望幸福。
冬天是最容易感到孤单的季节。
当凉风吹过肌肤的纹理,身体的寒冷会投射在心中,令人变得更加脆弱。那只在冬天旋转的摩天轮,或许也是想要给予寂寞的人们,多一份幸福的憧憬吧。
在协和广场中,比摩天轮更著名的是来自埃及的方尖碑。
方尖碑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其代表意义仅次于金字塔。协和广场的方尖碑已有3400多年的历史,碑身的古文字记载着拉美西斯法老的事迹。
法国侵略埃及期间,掠夺了大量珍贵的文物。
而这座方尖碑,却是“交换”而来。据说,法国赠送给埃及一座钟表,仅走了六天就坏掉了。作为回礼,埃及总督将方尖碑“赠送”给法国。
如此“礼尚往来”,不知法老在金字塔下会露出什么样的表情。
作为太阳崇拜的象征,方尖碑直指骄阳,耸入云霄。在开阔的广场中,它不仅孤单,而且突兀。
然而,协和广场的“不和谐”,又何止一座方尖碑呢。拨开历史的烟云,会看到曾在这里发生的一幕幕人间惨剧。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波旁王朝在剧变中土崩瓦解。共和军在协和广场处决了约1100名皇室成员及保皇派人士,也包括国王路易十六和他的王后玛丽。
与此同时,共和政府的内部矛盾不断升级,大革命的领袖丹敦、罗伯斯庇尔在几年内相继被处死。
相传,协和广场的断头台正是路易十六亲自设计,为了“以人道主义精神,迅速、无痛地处决死囚”。
最终,他死在自己设计的断头台上,颇具讽刺意味。而更加讽刺的是,宣判他死刑的罗伯斯庇尔,就在一年后死于同一个断头台。
历史总有惊人的巧合。而历史的残酷之处,就在于它的无法预测、无法改变、更无法重来。
我记得那一天,协和广场的上空明媚晴朗,阳光亲吻路人的脸庞,投下淡淡的光影。广场两侧的喷泉泛起阵阵清波,水声轻灵悦耳,像是在吟唱欢快的歌谣。
愿此良辰美景,能于世间永存。以史为鉴,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三、埃菲尔铁塔
离开协和广场的时候已近傍晚。
下一站,去埃菲尔铁塔吧。在塔底仰望天空,看白日悄然沉没在浩瀚的星海。
守候日色的变迁,是多么富有诗意的过程。
日落以后,埃菲尔铁塔的夜景灯随之开启,大约在当地时间晚8点左右。
灯光点亮的那一刻,观景的恋人们开始了深情的拥吻,久久不愿分开。
这般虐狗的场景,完美诠释了为什么埃菲尔铁塔能够成为法式浪漫的最佳代言。
埃菲尔铁塔本是为1889年法国世博会而建,原计划在世博会结束后拆除。
巴黎市民最初并不喜欢这个“丑陋、突兀”的建筑,甚至有300多位著名的文学、艺术、建筑领域人士联名递交了《反对修建巴黎铁塔》抗议书,法国作家莫泊桑便是其中一员。
所幸后来,人们渐渐接受了它的存在。埃菲尔铁塔在塞纳河畔经历了百年风霜,如今已成为法国的象征和骄傲。
关于铁塔的夜景,我听到一个更有趣的传闻。大意是说,埃菲尔铁塔的灯光表演是受版权保护的,相关的图像信息不可随意在互联网传播。
虽然听起来有些荒唐,但欧洲的版权意识向来分明,入乡随俗是旅行的基本原则,作为游客,还是保持尊重为好。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