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过后,陆陆续续进入了取快递的阶段。
拆开快递,嗯,是自己买的面膜。
面膜。
不知怎么突然想起了妈妈。
小时候在偏远地区的小山村面膜是不大普及的。对于面膜的概念大多来自于电视。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妈妈的面膜。
儿时对妈妈的印象一直是女神级的存在。只是,那时候小小的脑袋里不知怎么就是觉得面膜等东西非我等村花所能肖想的东西,即使女神如妈妈,我依然觉得她用面膜也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也许这便是眼界对人的影响吧。
村里出来的孩子大多自卑。
受经济条件限制,有的东西即使喜欢,也知道那些东西自己匹配不起,便也不去期待。
但年轻时的妈妈,却是个例外。
她想要的东西会追求,她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精致的生活着,严格的要求她自己与我们,同时与当时并不开放的乡风较量着。
在村里的朴实人的眼里她的精致成了招摇。
在村里闲话家常的嬢嬢团里面,她独自陪孩子读书成了不合群。
在村里人守着一亩三分地且行且珍惜时,她外出打工的愿望成了不知足。
也有很长一段时间,在我的眼里她成了阻碍我和小伙伴玩耍的母老虎。成了偷偷藏私房钱的私心人。
她有她的棱角,她亦有她的苦恼。只是那个时候我并不知道。
后来,读书,工作。渐渐的经济条件好起来了。而互联网也在顽固的村庄里撕了一道口子。
村里的每个人都开始变的个性起来。
时尚,保养渐渐被村民所重视。
母亲也实现了她的愿望,外出找了一份工作。
在我最初看来并不体面的工作。然而她却做的知足且快乐。
原来小小的母亲一直有她大大的十年规划。子女成年后,自己找份工作。也许是要证明给那些曾经说她娇弱不能吃苦的村民,也许是证明给一直觉得女主内男主外少做家务的父亲。
我是一个粗糙的姑娘,因工作原因,与父母聚少离多。母亲每次在网上看到关于美容健身的知识就急切的分享给我。有时工作忙时,听着她那边滔滔不绝的分享衣服搭配,心下也有不耐烦,匆匆敷衍挂掉视频。然后在下次就明显感觉到母亲的说话会小心很多。
某次回家,瞥见母亲几根白发,眉梢眼角的皱纹,随意问道,“你还在用面膜么?”她答“当然”。说完还给我推荐哪几个牌子的面膜好用。我告诉她那都是几个小牌子,不好用。并给她推荐了几个稍微好一点的牌子。她连说太贵了。我便佯装对牌子过敏,将自己的面膜推给她用。她才接受。
心下有些怅然。
不知从何时起母亲从以前我眼里的雷厉风行的“母老虎”,变成了和我说话小心翼翼的老人。虽然她依旧精致,却学会了妥协。我从前看不惯她的棱角,如今却有几分怀念。
怀念那个督促我学习,那个严厉的,凶凶的人。
我曾经日夜期望长大,可那时的我不明白,我长大了你就老了。也不明白什么是老了。
也许,这便是每个人成长的代价吧。
愿时光不老,故人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