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什么时候起,深夜十一二点还醒着已经变成了大家的常态?工作原因?行程原因?又或者因为拖延的毛病?还是舍不得放下手机,一刷再刷?
还记得大二的那个冬天,有两三个星期我几乎天天在熬夜,基本没有在12点以前睡过觉。不是在熬夜修改自己当时参加比赛的水粉画,就是熬夜写东西,再或者熬夜做PPT,有时候不想睡觉了就熬夜看小说。
熬到一两点,或者三四点才肯老老实实地躺好去睡觉。
那一个学期是我大学生涯里状态最差的一段时间了,自己根本没有一个好的气色。隔几天被舍友和班长看到都会吐槽,甚至有学长跟我说:你一天究竟在忙什么?忙得都没时间干点别的,好好休息吗?
是呀!我在忙什么?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忙的东西可真是没有意义。
第一,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第二,办事拖拉;第三,前期准备不足。
再来看看身边的其他一些人:手机党
这年头刷手机刷到半夜已经平常的不能再平常了,微博一小时,知乎一小时,淘宝一小时,微博再来一小时。就这样,你从晚上十点上床刷到了凌晨一两点。
恩,所有晚睡里最不齿的就是这一种。
收起你的手机,没事儿多睡两个小时,你的身体还能健康几年。
还有一种人,熬夜加班努力学习。
这种人最让人心疼和敬佩,生活所迫、提升自己。尽管他们晚睡,但他们大多数都非常优秀,甚至非常自律。
可是为了身体健康,我们也得早睡呀!所以,我们得提高效率争取让自己多睡会儿。
一、做事先分类。(紧急程度、重要程度、复杂程度)
人不可能一辈子一直做一件事,也不可能同时只做一件事情。计划永远不敌变化,你遇到的现实情况往往比你预想的要复杂的多。
工作、学习无论哪个方面的某件事都不全是简单机械作业,我们往往需要考虑准备的因素很多。所以,为了高效完成任务,我们必须按照事物的轻重缓急来划分等级。需要马上完成的,那就立刻;重要的、复杂的,那就做到心中有底,提前准备。
二、学会立刻行动
我总是熬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太过放飞自我,喜欢把事情搁在晚上做。因为晚上干这件事的感觉才到,但其实只要有好的习惯,你随时随地都可以很迅速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不要给自己找任何借口,摒除一切可能干扰到自己的多余因素,逼迫自己戒掉拖延的习惯,学会立刻行动!
三、不打无准备之战
准备充足,包括自己对完成这件事情掌握了解的程度,熟悉程度,细节准备程度等等。
当一个人熟知自己操作事物的所有步骤和可遇情况,那他处理事情的效率也就会大大提高。
有很多人在遇到新问题的时候往往下意识的一躲再躲、一推再推,可是该是你完成的一个都跑不掉。与其浪费时间躲躲闪闪不肯接受,不如提早准备备足功课,总比你边学边做效率更高。
我是泡桐姑娘
愿你靠近自己喜欢的模样能近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