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萧寒晨夕
一
几乎,我们做任何事都是出于至少一种动机。
爱一个人也好,恨一个人也罢,爱恨都有原因,也正印证了那句话——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对某些事置若罔闻,或视而不见,也是有原因的,要么与自己无关,要么不值得费尽心思,要么是怕受某种牵连,等等,也是有原因的。
静坐,抑或发呆,也不是无缘无故,或许有某个人某件事让我们思虑悠远,也或者只是因为身体的需要,需要安静、需要调养生息。
总而言之,我们几乎做任何的事情,都有动机,这种动机换做另外一个词,就是源动力。那么,关于创作的源动力又是什么呢?
二
在谈创作的源动力之前,我先说说个人对写作和创作的理解。
写作,可能是某个情愫的表达,对某个事物事件的刻画和记录,对一种人文情怀的抒发,是创作的期初阶段。
创作,则是在写作的基础上,有了创新,有了对人物的重新塑造和刻画,对事件的理性认知和评价,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期待,是人的智慧在写作基础上的一种延展和升华。
在某种程度上,创作比写作更艰难,更加拷问写作者的灵魂,更加凝结创作者的心血,也记录了创作本身的伟大。
创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更具历史价值。
人类长河中,璀璨的历史被各种各样的文学著作所记载,良莠不齐和泥沙俱下的文坛,最终沉淀下来的,都是用灵魂和生命创作出来的精华,而仅仅基于写作层面的告白,多少有点抵挡不住历史的沙漏,在这淘金式的巨大波澜中,难免逃脱石沉大海的命运。
关于创作的源动力,以我现在的认知和对文学的解读,还远远达不到对它的深度剖析。我只能以我对文学的一点挚爱和执着,浅谈创作的源动力。
三
对生活的热爱,是创作最原始的动机。
古往今来,流传下来的经典名著,无一不是创作者对生活热爱的产物。在这个浮躁的世界,自媒体盛行的时代,我们越来越不容易看到一部优秀的长篇巨著,让我们对它产生强烈的共鸣。
当然,这也和读者有关。不仅作者是浮躁的,读者也是浮躁的。我们的生活中,能够平心静气地去一部部品读经典、深挖经典的人越来越少。
很多人写文章,喜欢盯着那些简单的数字,动机不纯自然也鲜有打动人心的文字和故事。甚至,在当今世界,还有一大批的“标题党”,通过巧妙设计或强奸式的刺探,成功地达到一定的点击量,但点进去看正文的时候,内容却空洞无奇,有时候甚至文不对题,有一种恶意的欺骗。这种文章,仅仅只是文字的机械输出,根本谈不上写作,创作更无从谈起。
路遥在他创作的过程中,历尽艰辛,耗尽心血,在他生命的尽头,对文学的执着依然炽热如火,他真正的实现了他自己的那句格言“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这种对文学的挚爱,才是真正对生活的热爱。
四
对目标的执着,是创作成功的必要。
我们常常会在生活中做一些计划,定若干个宏大的目标。但到最后,历经人生磨难,不忘初心的人寥寥无几。太多的人,在既定的路上走着走着就改变了方向,写着写着就撂下了手中的笔,那可是曾经在毛主席面前发誓要奋笔疾书的“枪杆子”呀!
当然,每个人的境遇不同,有时的放弃,并不是发自内心,很多的抉择是出于迫不得已,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创作是需要坚持到底的,无论何种困难,无论何种艰险,在所有的阻碍面前,创作都是无尚的,值得我们为之付出心血,甚至生命。
当下的社会,没有几人能够像路遥一样,不分白天黑夜,仅靠两个馒头就能维持一天,且日复一日地重复同样的艰难,为了文学,几乎可以放弃所有,在他奄奄一息地看着那些已经完成了的三部曲时,跪在地上的他,感受到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这就是伟大作家对文学的挚爱和坚持,没有钢铁般的意志,难有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
五
没有对经典的大量阅读和剖析,创作的深度只能基于表面的浮华。
纵观所有的文学大家,无一例外都是对各种经典之作进行了大量的涉猎,并从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思考和人生见解。
我本人喜欢的路遥自然不用说,就以当今中国大家最熟悉的习主席为例,他精通德国、法国、英国、瑞典、巴基斯坦等等国外历史,更熟知这些国家的文学大家及其作品,使得他在外交的时候总能找到让对方国家共鸣的话题并赢得阵阵掌声。当然,他对中国的历史更是耳熟能详,对共产党的历史和宗旨了熟于心。
正因如此,在这样一个庞大的中国,面对经济腾飞所带来的历史机遇,以及因历史发展所积累和带来的各种问题,他能够镇定自若,气定神闲地对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作出正确的指引和改革,无不令人敬佩。我想,这所有的智慧,和他谙熟各种鸿篇巨著是分不开的。他虽没有进行文学创作,但他对中国历史新格局的谱写,何尝不是一种生动而有力的创作?
还有出生农村的脑瘫诗人余秀华,记者采访她的时候,她说她没读多少书,但是在记者打开她的衣柜时,层层叠叠的书,这都是余秀华平时接触的优秀作品。
当然,对于一个诗人或者一个作家而言,这些书的量,确实谈不上“读过书”,在他们的世界,海洋般的阅读量才是真正的读过书。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没有量的积累,很难达到质的飞跃,尤其对于文学创作,量的积累显得尤其重要。“厚积薄发”就是对文学阅读所起作用的最好诠释。
六
关于文学创作的源动力,我想除了上面提到的三点,一定还有别的,比如信仰。一个人坚持文学创作,不仅仅是基于对它的热爱、执着或者熟悉,文学创作本身就可以是一种信仰,它不一定是一个动词,也可以是名词,是一个状词,我们可以在“文学创作”这四个字中幻化出许许多多的理解。
文学创作的源动力,也许就是:我想写,并且想一辈子写好它。或许就这么简单。
关于此文的写作冲动,是来自最近读的路遥的作品,通过一点点深入的了解路遥,我才渐渐明白,为什么说有那么一大群人因为读了路遥的作品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读了路遥作品的人一定不少,但是泛泛而读的人也不少,那些批评他和他作品的人,以及断章取义去评判的人,只能是对路遥片面的评说,归根结底还是不了解路遥。
但路遥给我们留下的,给这个世界留下的,不仅仅是《路遥全集》,在他的作品之外,从他绝笔式的文字中,我们是否也能看到不一样的创作动机?这样的动机,也恰恰就是“路遥式创作的源动力”。
原谅我,又一次忍不住向路遥致敬。
2017.6.21 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