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鞭影》卷二 十四寒 如龙诸葛 似鬼曹瞒 爽欣御李 白愿识韩

如龙诸葛 似鬼曹瞒


rú lóng zhū gě sì guǐ cáo mán


【注释】


(1) 诸葛:诸葛亮字孔明,东汉末年琅玡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隐居未仕,其友庞德公即以“卧龙”称之。其后为蜀汉刘备的丞相。


(2)曹瞒:曹操字孟德,小名吉利,小字阿瞒,东汉末,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为丞相。建安十八年,册封为魏公,领地多至十个郡国。建安二十五年病逝,其次子曹丕迫献帝让位,改国号魏,追尊曹操为武。


【语译】


高行智慧的孔明好比神龙变化莫测;虚假贼奸的曹操犹如鬼魅制人于无形。


【人物故事】


东汉灵帝时,宦官把持朝政,为所欲为,横征暴敛,百姓难以为生,无不愤怨,终至天下叛变,史称“黄巾之乱”。暴乱方起时,曹操年方三十,被封为骑都尉受命镇压,数年间有了绩效,开始受到注目。此时权臣董卓进入洛阳,把持朝廷,废了少帝,扶立九岁的献帝,很想拉拢曹操以助稳定局面,就奏请一新职欲赏给曹操。不料机敏的曹操,立刻改名换姓逃回故乡,变卖家资招募乡勇,誓必征讨擅权废立、烧毁洛阳并迁都长安的董卓。


由于曹操保朝廷、护幼主的声言,使得几个州刺史、郡太守都同意一齐出兵去护卫汉室。然而联军的盟主袁绍,却慑于董卓强盛的军力,迟迟不敢发令进击。最后曹操领着自已的数千人马去征讨,大败而逃,险些丧命。直到曹操三十八岁那年,百万黄巾乱民由青州侵入兖州,兖州刺史战败身亡。曹操苦战,终于逼降乱民,因而收编了黄巾三十多万兵卒,以及一百多万的男女。他挑选精兵,号称“青州兵”,从此拥有了开展一方的势力。


同年,董卓为吕布所杀,献帝移出长安,辗转三年回到洛阳。曹操采用荀彧的建议:必先迎天子使人心归附。又依董昭的巧计,把献帝由洛阳转移到许,在许定都,改“建安”。年少的献帝不得不仰赖曹操,曹操则藉天子之名,高举义旗,吸收来归附的人,声势日益壮大。这时曹操不过四十岁。“挟天子以令不臣”,驰骋南北,任意杀戮,名为汉将,实居献帝之上。


建安七年袁绍病逝,曹操攻下袁绍据点——冀州邺城,接着屠城,袁军将士就有七万多人被杀。曹操将献帝及几个官员留在许,自己北迁至邺城,此后政令皆出自邺城。曹操在邺城漳河畔兴建铜雀台,高有十丈。铜雀台之南建金虎台,台之北建冰井台,三台间距六十步,用飞桥将三台连通起来,宛若山峰一般耸立。


曹操临终,慎重交代其墓碑上务必写:“安汉公曹将军墓”。《资治通鉴》司马光评曹操:“以魏武之暴戾强伉,其蓄无君之心久矣。乃至没身不敢废汉而自立,岂其志不欲哉?犹畏名义而自抑也。”曹操因高举捍卫汉室的义旗,不敢明目张胆改朝换代,却暗示儿子曹丕可以如此这般。故而曹操一死,曹丕即自立为帝,改国号魏,贬献帝为山阳公。献帝自九岁被扶立至四十岁,未尝一日掌过朝政。


出身宗室、年长孔明二十岁的刘备,为邀孔明下山而“三顾茅庐”,一见到孔明,就屏去从人,虚心请教重振汉室之策。孔明于是对刘备倾囊相授,忠诚至死不渝。


赤壁战后,天下三分。孔明平时负责蜀汉国库税收和军资战备的补充。刘备征战在外,他就留守,以确保刘备无后顾之忧。不断供应刘备在外一切军需之外,必要时还得奔赴战场助阵。刘备病重时,召来四十三岁的孔明托付后事。刘备说:“你的才能胜过曹丕十倍,能安定国内,最终也能成就大事。我的孩子假如扶得起来,你就帮他;如他不能成材,你就取代他。”


刘备逝世后,刘禅继位,政事无论大小,都依赖诸葛亮决定。两年后,孔明率军南征,深入南蛮,以攻心为上,不多杀伐,自春至秋,就平定南方所有乱事,且使南方的丰富资源成为蜀汉的后援。依《三国志》所载,孔明曾对刘禅的表述,说自己在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的生活足足有余。至于自己,在外任事,吃穿都是官府提供,此外再没一点别的经营了。所以如果他过世,无论家中或他处,一定不会多出一点不该有的财帛,否则就愧对主子。及其身后,果如其言。


孔明平南蛮后,就准备北伐以完成刘备恢复汉室的遗志。因事多食少,孔明积劳成疾,病逝军中,年仅五十四,而其子诸葛瞻年方七岁。三十年后,诸葛瞻及其子诸葛尚,均为蜀汉死于沙场。


【说明】


曹操临终啜泣,交代的除了墓碑,无非是把珍贵的香药分给诸妾,衣物怎么处理分配,叮嘱诸妾要常想他,希望能常上铜雀台遥望他的陵墓,平时不妨缝制鞋子打发时光,还可拿去卖钱之类的琐事,国事只字未提。宋朝大学士苏东坡说:“世之称人豪者,才气各有高卑,然皆以临难不惧,谈笑就死为雄。操以病亡,子孙满前,而咿嘤涕泣,留连妾妇,分香卖履,区处衣物。平生奸伪,死见真性。世以成败论英雄,故操在英雄之列。”东坡评曹操:“阴贼险狠,特鬼蜮之雄者。”(《东坡全集.孔北海赞》)


诸葛亮廉洁自守,严以律己。在行政上他奖励诚实、赏罚公正,让人心悦诚服。《三国志》中说诸葛亮:“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三国时代有多少英雄豪杰!惟诸葛亮忠贞与智慧的故事,传世千年百听不厌,诸葛亮在世人心中的地位实乃超越于成败之外。




爽欣御李 白愿识韩


shuǎng xīn yù lǐ bái yuàn shí hán


【注释】


(1)爽:荀爽,字慈明,东汉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人,是荀淑的第六子。荀淑有八子,都是有才德的人,时人称为“八龙”。


(2)欣:喜欢、乐意,为……而感到高兴。


(3)御:驾车。


(4)李: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今河南襄城)人。东汉时的望族,拜荀淑为师。为人正直、敢于纠劾专权的宦官,灵帝时被宦官下狱处死。


(5)白: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大诗人,有诗仙之称。


(6)韩:韩会,字朝宗,唐玄宗时为荆州刺史,以推荐贤士有名。


【语译】


荀爽很高兴为李膺驾车,李白很希望认识韩会。


【人物故事】


东汉桓、灵二帝时李膺在朝为官,正是宦官为祸最烈的时候。整个政治环境太险恶,所以他正直、不畏权势的风骨,让太学生们都十分景仰,也让奸佞更痛恨他。


《后汉书》记载李膺个性高傲,不随便与人交往,但他就是欣赏荀淑的学识及为人,喜欢向他学习。荀淑年少就很有声誉,他学识渊博,却不像一般经学家老在经义上钻研,他是在义理上实践;他讥讽权贵弄权,得罪太后的家族,以致被调离京师,却很有政声。


昏庸无能,而宦官贪残暴虐。李膺不畏强权,不向宦官妥协,依法办事。以他官拜尚书和不苟同的个性,如果有谁受到李膺的接见,是非常非常荣幸的事,被称作“登龙门”。


有一次,荀淑的孩子荀爽有事去请教李膺,竟意外地有机会帮李膺驾马车。荀爽一回到家,就欢喜地说:“我今天可帮李君驾到马车了哎!”以荀爽的才德,当李膺的马夫都那么开心,可见时人对他的尊崇。


《新唐书.列传第四十三》中提及“朝宗喜识拔后进,尝荐崔宗之、严武于朝,当时士咸归重之。”韩会(朝宗)曾任过荆州长史、襄州刺史、按察使等官。唐玄宗在位,韩朝宗引荐的后进,都是很有能力的贤士,被推荐的人与推荐的人都很受到肯定。所以能得到韩朝宗的推荐,也成了仕途上的一种助力。


年轻时的李白在中土四处游历,他听说有这么一个乐意提携后进的人,就写了一封自我推荐的信函给韩朝宗,希望能被他接见并得到他的推荐。李白写的那封信,就是流传至今的“与韩荆州书”。信上一开头就这么恭维他:“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表明自己非常想认识韩会的仰慕之情。


【说明】


李膺服膺有道德学问的人,所以他以荀淑为师;太学生们敬佩李膺的正义和学识,视之为“天下模楷”。李膺虽是荀淑的弟子,但荀淑的儿子荀爽,非常崇敬李膺,不只是李膺的光明磊落、学识渊博。李膺坚持为其所当为,当廷纠劾目无王法、俨然成为恶势力的宦官,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道德勇气,使荀爽为李膺驾车也深感骄傲。


韩会以善于推荐贤士而名于当世,可见他善知人,也有提携后进的胸襟。李白尚未出名时就很想认识他,说他是“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所以只要韩会认可的文章或人物,就容易被接受,就会受注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7,657评论 6 505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889评论 3 39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4,057评论 0 35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509评论 1 29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562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443评论 1 30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251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129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561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779评论 3 33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902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621评论 5 34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220评论 3 32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838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971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025评论 2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843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龙文鞭影》全文 《龙文鞭影》原名《蒙养故事》,是中国古代非常有名的儿童启蒙读物,明代万历时萧良有撰。后经安徽人杨...
    汉唐雄风阅读 1,787评论 0 0
  • 《龙文鞭影》原名《蒙养故事》,是中国古代非常有名的儿童启蒙读物,明代万历时萧良有撰。后经安徽人杨臣诤加以增订,改名...
    汉唐雄风阅读 1,035评论 0 0
  • 《龙文鞭影》原名《蒙养故事》,是中国古代非常有名的儿童启蒙读物,明代万历时萧良有撰。后经安徽人杨臣诤加以增订,改名...
    李丙阳阅读 1,155评论 0 5
  • 《龙文鞭影》简介 《龙文鞭影》原名《蒙养故事》,是中国古代非常有名的儿童启蒙读物,最初由明人萧良有编撰,后来杨臣诤...
    荒草_冯权加阅读 961评论 0 1
  • 一东(韵,下同。)粗成四字,诲尔童蒙。 经书暇日,子史须通。重华大孝,武穆精忠。 尧眉八彩,舜目重瞳。商王祷雨,汉...
    日月贞明阅读 66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