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时间价值
很多时候,人们懂了一个道理之后,就妄想把它应用到任何地方,手里有个锤子看着啥都觉得像钉子。
有多少人听说并理解了“先发优势”这个概念之后,就认为什么事儿都得必须有“先发优势”才行,全然忘了其实“先发优势”只不过是“优势”的一种,并且,有些时候,“后发优势”可能更厉害。
“先发”可能是优势,也可能是劣势——可能恰恰因为太早了才乃至于没熬到明天。
所以你看,早不早根本不重要,关键在于对不对,事实上,更关键的点在于,是否是长期对。
今天我的感受可能正好和老师问的问题正好相反。
我回答的是:“先发”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我讲两个事情:
首先要说的是,“先发”并不是指的在全人类的思想中“先发”,而是在局部地域中的“先发”。
第一次是在2011年春,《钢铁侠2》这部电影再次触动了我的神经,我看到了全息操作台,并认为“那玩意很快就会实现”。不过根据当时的技术水平,我只能组装出触摸屏操作台。我思考并寻找了能购买的设备,寻找可以支持的软件,之后把自己的19吋液晶屏改造成了带支架的触摸屏。之后我和同事谈论了我的想法,以及很多对当时操作系统演化方向的想法,以及一种新的电脑操作台布局方式,有点像去年微软发布的 Surface Studio 的结构。不过我当时的想法是:电脑的显示器会变成这样。结果是:电脑变成了这样。神奇的是,今天我去搜索,还是找不到批量生产的这种显示器。这距离我第一次产生这个想法已经过去6年。当时我向同事阐述的不只是这些,还有更丰富的其他描述。看起来是不是要说“我这个人特别有远见”?不是,先发是痛苦的。我知道会变成这样,并且有充分的理由。但是,我没有足够的能力。哪方面足够的能力?几乎所有方面。我发现我所有接受过的教育,都没有试图去减少能力与所需能力之间的鸿沟。没有设计成实物的能力,没有写文章的能力,没有写方案的能力,没有写策划书的能力,没有找投资人的能力……最后的结果仅仅停留在“我知道有这个想法,但是没有能力去做”。我推算过需要的时间,我当时认为的是:我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获得“先发优势”。
第二次是在2012年底,我在企业中的工作经历让我意识到我当前的职业很可能很快被计算机替代,因为我的工作内容过于“标准化”了。所有能被标准化的工作都很容易被替代,不仅是被人,更容易被计算机。听到罗辑思维第30期节目是在前两个月,而我离职是在2013年初。可以说,当时得到这个认知还是比较早的。但是我没有办法和别人解释清楚我的理由,我也不知道如何去找“让自己变得不容易被替代”的方法。我离职考研,失败一次,又考一次,简直是不撞南墙不回头。别人都无法理解,我也没有办法解释,因为我的世界观已经被完全颠覆了,颠覆他人的世界观在当时的我看来是一种完全没有可能的事情。道路是孤独的,然而必须要前进,这段时间我花光了本来就不多的积蓄,但是依旧没有停止探寻。承受孤独,是“先发”必须要承受的代价。
现在,我又在做“先发”的事情了,我没有找到任何人在做,任何人在研究。我没有任何的合作伙伴、没有任何他人“投资”。所幸我现在在学校学习,只需要有论文就能拿到“经费”。然而“孤独”的代价仍然常伴左右,所有的问题,可能都需要自己来解决。
我很庆幸今天能读到笑来老师这篇文章,让我明白“先发优势”可能并不是最好的,我以前过于执着于“先发优势”了:“先发”可能是优势,也可能是劣势——可能恰恰因为太早了才乃至于没熬到明天。我现在的“先发”也可能或者必然遇到这个问题,如何让自己熬过去,是我必须考虑的问题。如何让“先发”变成优势,如何同时获取“后发”的优势。我想起了罗胖前两天知识新闻里写的“第四,就是在说出“我认为”之后,要允许自己改变主意,变结论,不要因为害怕有人嘲笑,就停止对问题的重新思考。”借用在这里,就是在“先发”之后,也要不断地重新审视这个问题,不能因为自己以前确信了什么,就再也不去变化。不断地把自己置于局外,或者去找局外人来审视整体。“如果是其他竞争对手,他们会怎么做?”“先发”只是之前的所得,而不是之后的束缚。不断地“先发”才是持续的可保持的优势。“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我们的理论是我们对观察抽象出来的结果,而我们的观察不断深入,理论也会不断变化,只有不断变化的理论才可能长期正确。或许我还是太执着于“先发”了,但这就是我现在的所思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