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说:“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们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经典的文学作品凝聚了人类的智慧和情感,能让我们从中找到一个广阔的精神世界,与伟人展开心灵对话。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班级阅读的道路上我始终没有停止探索,因为我始终坚信书籍可以丰盈孩子的生命,浸润孩子美好的心灵。
还记得三年前我刚接手这个班的时候孩子们刚升入三年级,那时候每天的作业中我总会加一条:睡前读半小时书。可是一个学期下来,我总能听到不同的家长跟我反映:孩子不爱读书。于是在某次家长会上我提出新的尝试:亲子阅读。我说我们是三年级的孩子了,那么孩子读三页,家长读一页。四年级的时候孩子读四页,家长读一页,以此类推。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可孩子毕竟是孩子,爱玩是天性使然。但通过亲子阅读的形式,使家长带动了孩子去阅读,孩子也带动了家长去阅读,由父母参与的阅读,在阅读中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我想这也是孩子成长中最需要的养分。除了亲子阅读我们还探索了同学之间“互读”,“我为你读”等不同的阅读形式,我们将单调的阅读变的更有趣味性和分享性,孩子们的阅读积极性提高了,他们总是想把他们认为最好的文章或者句子分享给对方。而现在,对于五年级的他们来说,大部分同学都学会了主动阅读。我希望孩子们在主动阅读中都能遇到更好的自己。
有了读书形式,我们也找到了适合我们阅读的内容。在四季的轮回中,我们会晨诵关于四季的小诗,我们读唤醒万物的春天,孕育生机的春天。我们读夏日的黄昏,夏日的晚风。我们读秋天的落叶,秋天的丰收。我们还读冬的白雪,冬的夜话。我们在唐诗中读“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我们也在宋词中读“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我们读《中国神话故事集》也读《克雷洛夫寓言》,我们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也读泰戈尔的《飞鸟集》我们从春天读到冬天,从唐诗读到宋词,从中国文学读到世界文学,因为我们始终相信阅读的力量,我们一直在尝试汲取优秀文字的力量。
新教育倡导晨诵,午读,暮省。我们晨诵的内容不仅仅是我们所学的课文,我们还会选取一些优秀诗篇或文章一起诵读。午饭过后也是我们温柔的阅读时光,我们不限制阅读形式,或是同桌互读,或者我读你听一起分享着读,这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段时光。我告诉他们要让阅读发生在任何你想阅读的每一刻,因为阅读可以平复你不安的内心,可以治愈你的孤独和困惑,它可以帮你打开一个世界。读书不是非做不可的事,而是你想要去做的事,世界上任何一种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他能让你悄悄成为自己。愿孩子们能在阅读中成长,在成长中阅读,愿书籍可以陪伴孩子们成长,书香浸润孩子们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