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
山下英子的《断舍离》,这是一本很著名而且畅销的书,但是作为资深不爱学习的我,确一直没有看过。
昨天为了装13,看了它,没有精读,大致浏览下目录和一些标题,大致认为这样,断舍离就是通过收拾家里的破烂,使家里变得干干净净,也使人的心理变得干干静静,最后让人生也变得开心的方法,是不是很高级,通过打扫房间就可以身心健康,走进一个自己看不见的世界,那种感觉是不是很棒。
占便宜
我们生活中的断舍离,又不是有占便宜的嫌疑,好像人心底层都有着占便宜的想法,或者说利益最大化,或者说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这种想法,我有、你有、他也有。
现在,我们占便宜难度越来越大,物质泛滥的繁华世界里,琳琅满目的物品,我们要不停的做判断、做选择。
“这个功能强大”,“那个外表漂亮”,“这个价格便宜”,“那个是个品牌”,这是我们常常思考的问题,如果再加上“满100-20”,折上折的活动,就难上加难,在挑选物品的过程中还要算着奥数题,那可是一把一把的掉头发啊,好像杂技表演已经顶了两个桌子,又递给你一个水桶,真的很刺激,不是选物品,那是一场战争,还有就是刚好凑到了活动,那种开心啊,占了一个大便宜,更是战争的胜利。
我们就是在千万个占便宜、图实惠的想法中复杂的做着一些选择。
谁是主角
我们在做这些选择的时候,主角是谁呢? “这个功能强大”,“那个外表漂亮”,“这个价格便宜”,“那个是个品牌”,这些说的是谁呢?
对于一件东西是否用我们这样想,那对于一件东西是否扔我们怎么想呢?
“它还好着呢”、“还能用”、“太可惜了”,这些话是不是也常在脑子里闪现,这些又是再说谁呢?
仔细想想,这些话是不是在说物品,我们做选择时,思考的主角就是物品, 也就是说,我们在众多的物品中做着对比,做着分析,那一定很复杂,因为物品本来就那么多,本来就是复杂的。
在众多主角中做着选择,是不是就难了很多?
搞清关系
那我们的主角应该谁呢?
断舍离告诉我们,主角是自己,做选择时,从“我需要吗”,“对我什么用呢”,如果再给这个选择上加上一个时间,就是“现在”,这样东西对于我现在是有用的吗?
是不是问题就变简单了呢?
一句话,就是物品要用,有用才有价值,而且是现在有用,就是说要物品在此时、当下,出现在它该出现的地方,出现在恰当的地方,那种心里美感就出现了。
断舍离,就是要我们搞清楚自己和物品的关系,改变思路与想法,以自己为主角,找到那些破烂、垃圾、灰尘,扔掉它,通过把“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 东西换成“需要、合适、舒服”的东西,房间会变干净、心里会变干净,连自己的运势也会有提升啊!
你!想不想试一试呢?
读书断舍离
对于读书,是不是也在做着选择呢?是不是也有相同的地方?
遇到一本书,我们看它,是为了什么呢?
因为,“它是畅销书”、“它是名作家写的”、“这本书xx都说好”、“这是一本上榜单的好书啊”。
这样的话是不是常会出现在脑海里,我是对于作者的崇拜,我是对书名的喜爱,还有为了读书而读书,这种读书的选择主角又是谁呢?
主角是不是书啊?我们是不是又忘了自己,是不是应该是自己是主角。
读书的断舍离就是,放弃对作者的崇拜,放弃对书的热爱,放弃书的全部内容,我们只考虑,这本书里的内容对我有什么用?能帮我解决一个什么问题,哪怕只有两个字,你收获了,就可以了。
这就是读书的目的,对于读书,你才是真正的主人,只有你能主宰这一切,对于书,他就是一个能陪伴你,帮你解决问题的一个朋友。
我们要搞清我们和书本的关系,你们是平等的, 这就是读书,是有目的的读书,这样你也将会发现更加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