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热爱艺术的人,而且不论什么题材、什么形式。我喜欢那些能够打动我的,能够和我产生共鸣的艺术作品。我是学艺术出身,但是并不真正从事艺术创作,所以,我把自己对艺术的体验更多的倾注在艺术作品的思想和内涵上。
崔彤的绘画最打动我的是他的无作为。在后现主义甚嚣尘上、观念绘画、艺术装置大行其道的今天,大多数艺术家都在尝试在作品加入“含义”,艺术变成了一个心情急迫的孩子,不停的想要述说,因为对于现代绘画来讲,含义重过艺术创作本身所带来的愉悦。
艺术不仅仅是画家的感悟,也成为一个交流的工具,被信息时代强制性地打上了“交互”的烙印,因为在信息纷扰、人心浮躁的年代,艺术早已不是古代文人墨客避隐于世,聊以自慰的工具了。因为急于述说,艺术就变得五花八门,甚至无所不用其极。
我一直对此保持理解的态度,并时时刻刻准备和艺术作品交流,被艺术作品“震撼”。然而,当我打开崔彤给我的邮件时,我却看到了一幅幅极其干净的画面,在与这些作品对视的过程中,我的心也渐渐的沉淀下来,进入一种长久以来所渴望的宁静。
他的作品从构成上是非常简约而恰到好处的,也就是说,画家一开始就在画面问题上找到了一个适合自己性格特征的表述方式。而这个方式,恰恰又给自己在上海拚战十数年稍有果成后,对生活具有相当深刻认识后,基本定性了自己对社会、对文化、对知识认知后的判断行为发生着从心灵里照应的关系。因此,崔彤的创作是自我的、发自内心而不是像一些画家那样无病伸吟与自己生存状态毫无关联的。
画家崔彤现进行的系统作品题材创作,对于一个明白语言是什么,画面又是什么,并且能够懂得惜墨与非常冷静思考过人生生活意义与价值的,决定终身都想要用画笔来表达与阐释自己对世界看法的青年画家来讲,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会越来越深刻地用绘画语言来表显他对世间万象的切肤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