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说:“我独处时轻松,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无需感到不安。”
是啊,独处与群体生活最大的不同点是,没了外在制定的要求和规矩,也无需寻求他人的认可。
在我人生的前十九年,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独处过。吃饭、睡觉哪怕是上厕所都会拉一个人陪着。
有人说,独处是一种昂贵的自由,因为拥有孤独的人才能拥有全部的自我。真正意义上的独处是在我工作后。那时候我也因突然得到的自由放纵过自己一段时间,不过,好在我及时醒来,才让我体会到了真正自律且自由的生活。
当我独处时,我在想,我要如何以一种更有益于自己发展的方式来生活?通俗点讲就是:如何不让自己废掉?如何让工作以外的八小时发光发热?如何做到高质量的独处?
我开始重新梳理我的时间,做好规划,早睡早起,运动,看书,开拓自己的专业领域。早睡早起能让我变得更有精神,做好规划才能有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看书学习是对自我的提升,开拓自己的专业领域,可以把自己擅长的东西变成副业来实现变现。
有人会说:我没独处的机会,小时候和父母一起生活,读书时和同学一起生活,毕业后和男朋友一起生活,婚后又增加了孩子和公婆,白天上班有同事,下班路上和老公,回家有孩子。一直都是无缝衔接。我想说,独处其实并不一定是要远离人潮,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机会。比如:做家务时,你可以打开听书软件一边干活一边听。孩子自己在玩耍时,你可以坐在旁边看书,思考。忙完一切可以和家人商量好哄孩子睡觉,这样就有大段的时间可以独处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很喜欢《百年孤独》里的一段话:比起有人左右情绪的日子,我更喜欢无人问津的时光。独处让自己的本心,更自由,更潇洒,不用周旋于别人的情绪,也不用刻意判断他人的心思,人终其一生的追求大概就是自由吧。
去享受你独处的时光吧,你将拥有的,是特立独行却不被鼓励的魅力,是与世无争却有迹可循的野心,是我行我素却稳扎稳打的韧性。与其热热闹闹的引人注目,不如在人群中做一个安静的,真实的,努力的人,不故作喜感,不卖弄聪明,不心存侥幸,在世俗的言论中守脑如玉,并随时能从热闹中全身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