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我国就有许多关于“读书”的佳话。什么“祖莹藏火苦读书”呀,什么“囊萤映雪”“负薪挂角”呀,很是动人。
小时候读书,只为认字,在连“敌人”和“故人”还分不清的时候,已将家中收藏的上百本小人书读过了一遍。读着读着自己长大了,渐渐地学会了思考。成为一名语文教师之后,讲课也成了我读书的重要环节。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认真总结了一套:精读原文,苦想问题,乐背美文,勤讲体会的适合教学的读书方法。
有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还有一句成语“开卷有益”,读书的好处是很多的,尤其是一本好书又总是很耐读的。从《红楼梦》到《狼图腾》,从《长江三日》到《文化苦旅》,从《西游记》到《哈里波特》,只要可以触及到的,我便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读来。从上初中到现在,一部《红楼梦》,我从头到尾读了四遍仍然爱不释手。我十分赞同“不动笔墨不读书”,所以“每读必精”,精读之后作记录。所谓精读,就是精细地读,一字不漏而且是注意推敲字句。圈点勾画,读过后再作记录,这就是我读书的第一步。
“选烛求明,读书索理”。读得仔细,且又养成了思考问题的习惯,就达到了“我思故我在”。每读一部作品,总要给自己提出一些问题,这就是读书的第二步——苦想问题。比如读《西游记》,读了两三遍后,始终有一个问题困扰着我:作者为什么用“猴”的形象来刻画孙悟空?我苦苦思索,孙悟空的性格特点是神通广大,上天下地,爱憎分明,嫉恶如仇,敢作敢当,但这些都不足以证明孙悟空是“猴”的必然性;可再一想,性急,好动,聪明,敏捷这些又非“猴”不可,可见作者并不是信手写来,而是非它莫属。可是为什么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却又翻不出如来的手心呢?突然有一天“心猿意马”这个成语跳入我的眼帘,这个成语应该是“心如猿意如马”的意思。其实这里的“猴”并不仅仅是一个形象,而应该还是指人的“心”,人要做事,成功与否全在于人的“心”,而“心”如果不受管束,不受限制,那就会使“神通广大”变成“祸国殃民”。就这样,我还提出诸多问题,如:为什么下尘世作恶的大多是神仙的“关系户”?为什么“红孩儿”年纪最小却最难收服……每读过一部书后,我都会作诸如此类的思考,最终不得不信服:名著就是名著,让人百看不厌,让人回味无穷,让人深思不已,让人每读都有收获。
“秀语夺山绿,奇情破石坚”。第三步就是背美文了。读过想过之后仍不忍释卷,就去找那些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美文美段来背上一背。背也不是随意地背,而是要抓住特点去背,“背以致用”。如读《红楼梦》最喜欢的就是那两段肖像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两弯柳叶吊梢眉,一双丹凤三角眼,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同样是美,却美得不同,美得各异。讲怎样进行肖像描写的时候,我背出这两段文字后,让每个学生在纸上画出这两个人物的形象,然后展出。大家惊奇的发现,王熙凤的肖像大致差不多,而林黛玉却形象各异。学生们都说:“王熙凤的美是可画的,而林黛玉的美却只是可想的!”于是学生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的肖像是各不相同的,而不同的肖像,却可以留给读者更大一点的想像空间。
读过想过背过,还不是读书的最后环节,必须要归纳,提炼,总结之后讲出来才行。这是读书的第四步——勤讲体会。“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一次公开课,我选择了讲《西游记》中“大战红孩儿”的一段。几经思考沉淀之后,定下了两个重点:一是人物形象,一是选材效果。我问了学生一个问题,“《西游记》的主人公是谁?”异口同声回答是孙悟空。“那么他做了什么事呢?”“去西天拜佛求经。”“孙悟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去西天一天能走个来回,作者何至于写出一部这么长的小说呢?”学生回答,孙悟空是保护唐僧。“为什么非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最终修成正果呢?”学生回答,是磨炼。“那么是在磨炼谁呢?又是在磨炼他什么呢?”无语。于是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心”,把我的思考告诉了大家,九九八十一难就是为了磨炼孙悟空,“佛”就是教人修身养性的,也就是修炼心性,像孙悟空这样神通广大的人如果不被管束的话,那将无法无天。这其实就是切入了主题——自由不是绝对的。没有规则,国将不国。
“九九八十一难”,“难”“难”有难点,为什么最难的一“难”却是“大战红孩儿”?这又是作者的匠心所在,这样的选材就是在为主题服务。前边已说过,作“难”的人大多是有“靠山”的,而这些“靠山”也正是降服住这些妖魔的人。孙悟空只要搬来这些“靠山”,这些妖怪也就束手就擒了。而“红孩儿”不同,没有这样的“靠山”,也就是说没有降服得住他的神仙。这也正是主题所在——有本领的人即使没有靠山,就算是个孩子也是很难对付的。每在课堂,把读书的思考和体会与学生们分享,共同探讨分析,“读有字书,识无字理”,都是可以获得“双赢”的。
二十多年的教学过程,让我养成了精读,苦想,乐背,勤讲的读书习惯,“几番磨琢自成器,十载耕耘自见功”。每拿到一篇新课文,精读之后,再提出一些问题,问题得到解答,也就找到了讲课的突破口,于是讲课成了读书归纳提炼深化的过程,更可喜的是这样做让学生也体会到了语言的美妙、大师的精彩、语文的博大。
在读、思、背、讲中,我成长起来了,我知道了美不胜收是林黛玉的肖像,俗不可耐的是王熙凤的打扮;我知道了令人唾弃是王道士的愚昧,受人尊敬是冉阿让的爱心;引人入胜是维纳斯的断臂,让人遐想是哈里波特的魔法棒……
在读、思、背之后再讲,不仅自己可以享受读书的乐趣,也令别人受益,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