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清华大学的写作课
近期,清华大学开设写作课的消息一经发布就立刻引发了热议。各路专家学者纷纷发声,赞成者、反对者皆有。我在听到消息的第一时间,脑子里想的是:这一举动的底层原因是什么?根本目的是什么?答案很简单:提升大学生的表达能力。从这门课程的名字就能看出,“写作与沟通”,一个代表了文字性的表达,一个代表了语言性的表达。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需要群居和互相交流,而表达能力则直接影响着交流的效果。因此写作与沟通两项能力,实为社会生存必备技能。那么为什么在语言文字如此发达的今天,国内的高等学府还会把这样的技能学习列为一门必修课呢?我想,应该是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会说话』了。
因为智能移动设备和新媒体平台的普及,很多人用符号表情包代替了文字,这一现象在是90后00后群体中格外突出。远的不说,我自家的小表妹就是这样,每次跟她聊天收到的回复无外乎两种:“嗯,啊,啦”或者各式各样的表情包。语言已经简化到了不能再简化的地步,总让人感觉缺了点什么。
所以,对于清华大学的做法,我是非常赞同的。也感到非常幸运,对于写作只是业余爱好的我,在无意间加入了猫群,认识了一大堆志同道合的朋友。也通过一些活动锻炼了自己的阅读、写作与沟通能力。同样地,大家都很厉害,能抓住一些优秀自媒体人掀起的写作浪潮,还幸运地站在了浪尖上。
至于我自己,虽然最近工作较忙,而且预感会持续很久,但还是要保证每天都有1-2小时看书写东西的时间。坚持看吧写吧,不要停。
072如何预防健忘
最近频繁出现健忘的状况,比如把手机忘记在车上,来到办公室才想起来; 比如走出去一大截了,突然想起来车好像没锁,或者是门好像没关。而且任你怎么努力回想,那段记忆都是一片空白,完全不记得发生了什么。
这到底是肿么了?我问自己
经过几轮深刻反思,终于发现原因所在:因为我总在一心二用,这就难免顾此失彼。
比如,把车安全停好后,我就开始认真思考下一件事要做什么、怎么做。于是就不自觉地忽略了手头上正在做的事,仅仅依靠惯性去完成相关的动作——拿东西、关门、离开。所以当情景完成完全切换后,内心注重安全的潜意识又冷不丁地会跳出来问一句:话说刚才到底有没有锁车呀?
为了终结这种糟糕的状态,我想出了几个对策:
001在出门、进门、开车、停车等关键时段,不看手机、不想其他的事,专注好当下。
002养成立即确认的习惯。比如关好门后,用力拉一拉; 准备出门前,检查一下包内物品齐全否。确认完毕后,就可以把刚才的记忆删除了,为海马体节约空间。
003固定某些物品的摆放位置。
只要肯动脑,办法总比问题多。每天都用这样的态度生活,那生活如果有嘴也肯定会笑。哈哈哈,你说四不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