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的时候,看到一段故事:
梅兰芳在演出京剧《杀惜》的时候,观众们掌声不断,叫好连连。
但唯独有一位衣着朴素的老人说:“不好,不好。”
若是碰到自视高贵的人,便会认定这个老人大概率没有眼光,不懂欣赏京剧。
但梅兰芳并没有因为被当面叫板而恼羞成怒,也没有因为老人说的话不中听,就把他的意见抛在一旁。
戏刚演完,梅兰芳就匆忙跑到台下,去找那位说他演得“不好”的老人家。
找到了之后,梅兰芳还特意雇了一辆车,恭恭敬敬把老人请回家,并奉为上宾,跟他讨教:
“说我孬者,是我师也。先生言我不好,必有高见,请不吝赐教,学生决心亡羊补牢。”
老人家看他既有敬意,又有诚意,这才把其中原因说了出来:
“在刚才那部戏里,主角上楼和下楼的台步,按梨园规定,应是上七下八,你为何却演成八上八下?”
梅兰芳听了,恍然大悟,连连道谢
故事虽短小,却令人回味。
抱着怀疑的烂劲头儿,我是实在想不出梅先生当时,是怎么发现了这样一个敢开口说“不好,不好”的老者的?
舞台离看客起码得有几米远了吧?纵有说不好,未必台上能听见,即便听见,也许只有身旁三两人而已,怎就传到了先生的耳朵里呐?怎么就这么巧呢?
大凡说别人“不好”的时候,是需要底气的。甭管对方是否谦虚,大庭广众之下就直言不讳,这位老人家确实够勇敢,在我看,比梅先生的敢谦虚,还要勇敢。
我大致这样想象了一下,老者脱口而出“不好”之时,是带着十二分的欣赏,只是在感叹美中不足,稍有遗憾。
作为爱戏的真粉丝,他看的是梨园的戏,而不是什么人演就随大流儿的去跟风看,他品的是台上的味道、唱腔以及功底儿,而不是人云亦云的吆喝。
真爱粉,才会嚼出了戏里头存在的瑕疵,这叫独具慧眼,也是门儿真功夫。
大隐于市,这老者想来也不是个爱出风头的,只不过一时直言,倒叫身旁的尖耳们听了去了。
你想啊,看梅先生的戏,怎么说也得是三四级的票友,他们若是听到旁人评价自己的偶像哪哪哪儿毛病,能不竖起耳朵么?
没横眉冷对说明听者也是真粉,有着为自己偶像提升的心,采各家建议悄悄汇总啊,也许心里暗自揣测:这老爷子言出必有因啊,得听听,是个十级的骨灰粉,要是知道了瑕疵在哪儿,咱们不也跟着涨了见识?!
您瞧瞧,这舆论环境多好啊!这粉丝圈儿多纯呐,没有那么些个什么不允许说自己偶像一丁点儿反对意见的狭隘。
此小段故事赞梅先生的谦虚自不必说,但是我却脑补了这位民间高手的故事,在叹他有对戏的认真,也叹他的勇敢。
这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和事儿,但是敢挑毛病敢说真话的“懂人”,倒不见得多。
人人都长了对爱听奉承的耳朵,对于挑毛病的话,就像捅了马蜂窝的竹竿儿,恨不能折了它劈柴火烧。
总有人劝,难得糊涂难得糊涂,但是你真心为别人好为前途将来考虑,又怎么可能装得了糊涂呐?
我大概是装不了的那类,狗鱼没当成,惹了一身臊。如今也学着试试少说、巧说,不过这,可真是门儿学问呐,深,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