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所以一定要发文纪念一下。送给阿熊,也送给那些想改变却迟迟没有勇气迈出那一步的人。
当我决定作出改变,就从没想过要回头,八匹马都拉不回来。
生活就是这样,前进一小步,就有一小步的改变。否则,就只会囿困于眼前的小圈子,看到的,也只能是附近的风景,还可能被高楼大厦遮住。望不到远方,自然不知远方为何物。
远方到底是什么?大概就是那些现在的你渴望而不可及的一切吧。
可我觉得,远方,跟你只有一个念头的距离。
去年我辞职打算到大城市谋生的时候,很多朋友不理解我,甚至还给我泼冷水。认为我不应该放弃眼前稳定的工作去一个我完全不熟悉的地方,这样做太冒险了。而且,面对激烈的竞争与残酷的现实,以我的性格,完全有可能成为炮灰。
说实话,在来上海之前,我也十分忐忑;在没找到工作之前,我也非常焦虑。可我一点都不恐惧,因为,我掌控着自己的未来。
新公司离我住的地方很远,搭地铁要换乘两次,上下班路上要用掉3小时+的时间。可我真的很喜欢这种在路上的感觉。
上海的早高峰真的挺恐怖的,第一天上班,我就被挤得差点胸都平了。
挤其实都不算什么,味道才是重头戏。什么臭狐味儿、臭屁味儿、臭嘴巴味儿搅和在一起,都争着往你鼻子里钻,生怕当了落后分子。
以前觉得戴口罩的人好装啊,现在我根本离不开它!
过年的时候,表哥安利了亚马逊的HDX7平板给我。来了上海之后我就买了,本来想着上班坐地铁的时候可以拿来读书。在见缝插针的7号线上,被挤得动弹不得,想用两只手操作平板,简直是一种痴心妄想。
总不能白白浪费这3小时吧?怎么办呢?用手机读书咯。无论在多么拥挤的环境下,一只手操作手机对于我来说,还是游刃有余的。
可是人这么多,又这么挤,真的读得进去吗?能啊,只要戴上耳机,全世界仿佛只有我一个人。
前几天给我一个广东的朋友打电话,粤语都说不利索了。朋友笑我,我说是啊,来了上海没人跟我讲了,退步了。
为了保持住粤语水平,很少听歌的我开始听粤语歌。最近不仅听了很多好听的歌、认识了不少以前没听说过的香港歌手,还知道了自己已经落伍了两个世纪。
上周末读完了《文学回忆录》,感触特别深,非常喜欢木心讲的文学史。这部书豆瓣评分有9.2,很值得读,推荐一下。
如果不想买纸书,我再推荐一个公众号:kindle书咖。
去淘宝买个账号,按照说明关联到公众号和自己的kindle设备或亚马逊kindle apps,每天能免费得到20本书。绝对良心推荐。
要是不想花钱,用微信读书也是OK的。微信读书现在有奖励机制,每周读够5小时,奖励10元,可供买书。
只要读够5小时,还可邀请好友,只要好友通过你发送的链接下载了微信读书,你与好友可同时得到5元奖励。
大部分热门书都是有的,比如《巨婴国》。在它还未下架的时候,我的一位思想颇具前瞻性的朋友买了这本书送了给我。现在我正在读。
武志红老师非常推崇佛洛伊德,对此我是很不以为然的,书里提到的很多他原创的理论,我也并非完全认同。但这本书确实比较理性地分析了中国人的心智,可以说武老师是以一个局外人的眼光来观察中国人的,话说的都比较中肯。有渠道搞到这本书的话,也推荐大家都读一读。
这周在路上我都在读这本书,戴着耳机、听着音乐、读着书,时间与空间都被我抛弃掉了,也没有什么,是不能丢弃的。每每这时,我都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声音,我也从未像现在这样,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所以木心说的是对的,流浪,就要去大城市,那里有你想要的一切。。。
远方不远,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