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不停》与其说是本小说,更像是一本回忆录,记录了刚刚辞掉工作的‘我’与新婚的妻子及妻子之子一同回家祭拜亡兄的故事,夹杂着琐碎的家事与写作时‘我’对逝去父母的哀伤与感触,在日复一日的‘寻常’中叹息,在一个又一个赶不上里‘明悟’。琐事化为明确而又抽象的眼神,化为清晰而又反复的影像萦绕在每个人的身上,是束缚是纽带。时间嗖的飞过,变为‘人生总有那么一点来不及’这样近似认命的教训,心情就被偷玩手机却遭发现般的窘迫所梗住。
想象真是一种神奇的东西,空无一物,我们却能够被其填满,本是虚无,却能承载着千万思绪。“‘当初若是这么做的话’或是‘如果换成现在的我就能做的更……’之类的感伤,至今仍会不时地袭上我心头,感伤伴随着时间沉淀、混浊,最终甚至遮蔽了时间的流动。”说不清道不尽的记忆,剪不断理还乱的想法,岂是任谁一句放下,一声加油,就能信手拈来理清顺序的事情。在我们的文字中有好多有趣的短语,就如象棋中的一句——马后炮,一手杀招可以千变万化,作为救援又可灵活机动,然而在生活中放在自己身上可就不是那么舒服喽。马后炮的想明白事情、马后炮的知道自己该认错、马后炮的赶出计划,被时间这匹白驹折腾的是灰头土脸,好容易马后炮的出现的‘哲思’折服在大被蒙头睡的回笼觉之下。与其说健忘甚至说没长心,不如说输在了想象,溺死在了自己创造的美好的虚构当中,长醉不醒。
精致优雅的西装,翩翩流苏的白裙,略施粉黛的妆容,成熟好像不是这么简单。“‘是啊……怎么样了呢……’我总是不断给他如此模棱两可的回应。”看到这不由得心头一惊,赶紧流水账是的想想自己说话时候到底是个什么德行,但是想到这里突然又不明白成熟和大人到底有什么关系。及使比对方年长,有时也会心虚,出现迷迷糊糊的虚幻感,好像对面与自己是同龄人,偶尔对面是老人,也保不齐是个老顽童,语出惊人,吓自己一跳。掐着手指头数数自己说过的模棱两可的话,如果可以果决的回答,也许对彼此都是一种解脱。然而无论怎么想,都只能是当时的寻常,跑不出现在的想象喽。
这样数不尽的琐碎和不完美才是一个正常的的完美的生活。在这样一部回忆录中,出场人物主体是一家人,发生场所也不过围绕着方寸的房屋。就在这一块小小的土地之上,呈现出了所有人的不完美,展示了所有人的小脾气,每个人都带着一身的毛病,展示着让人感觉最真实的生活。嘴硬固执的父亲,小有心机的姐姐,在家爱面子的‘我’,小心眼的新婚妻子......说不上完全契合,但就好像在看自己家的故事。想起了家里父母吵架,母亲抱怨婆家的漠不关心,怨恨父亲的‘好吃懒做’,父亲反感母亲的碎碎念,还有自己嘴笨说不上话的压抑,离得太近,看的太清,却又遮住了自己,每次吵架的内容都是这些,也局限于这些,零零碎碎的小事梗在一起,推不开,躲不掉——明知结果却还是不吐不快,明知缘由却依旧‘迎头痛击’,有时候我甚至怀疑这是不是他们的周期性活动,释放着自己的压力,另一种体现的幸福。大家都守着自己的自私,炫耀着自己的故事。
说到自私,也是对这本书感受最深的部分。在这本回忆录中,看到了一位母亲对子女的‘自私’,“他当初就不应该逞强去救人家,又不是自己的小孩……”“无论他死的多么崇高,对家人来说,心中的缺憾都是一样的”“每当大哥实习的医院出现在电视新闻里时,她都会想到有可能跟大哥有关系,时而高兴,时而紧张。”,还有对大哥所救的孩子的‘善意’,邀请年年来看看的刁难,看见黄蝶的失态……只有自己的至亲,自己的子女,才能够得到这样的关注,像保护自己的东西不被侵犯一般的,贪婪的追求着‘平等’,最后能够意识到的只有对自己的不公与哀伤,一种对母亲的残忍;还有我对母亲的自私,我请求上人工呼吸机延长母亲的寿命,母亲点头,我被医护人员说作自私“我害怕母亲受到比现在更冷淡、更不像人的待遇。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无法否定她说的自私这个词。还不想让母亲死去这个想法,确实除了我的自私之外什么都不是。”母亲想再多看一眼自己的孩子,无谓长幼,冰冷,非人,都无所谓,只是奢求再多看一眼,‘我’还以自私自居,或许是感受到了母亲的想法,或许是单纯不想让母亲离开,除了抱怨自己自私什么都做不了,像只提线木偶,被动的接受着一切。
合上书本,再想起家人常有的叮嘱,常说的口头禅,现在最嫌的事情,害怕被念,时过境迁,它再如梦魇般出现的时候怕是在嘲笑我的无知与痛苦了吧,而我却只能把它当做依靠与寄托,又见生活循环之时,不知是悲哀还是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