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国哲学的精神
在我的脑子里以前总有一个观点,就是“中国人是没有信仰的”,我之前一直将这个观点归结于马克思主义的无神论。不过这两天读到这本《中国哲学简史》,至少已经让我了解到两个点:第一,不应该说中国人“没有信仰”,而应该说是中国人“不信教”,中国人不是宗教的;第二,中国人不是宗教的,却也跟马克思老爷爷没有关系,至少这本书是20世纪40年代写成的,冯先生已经说“中国人不是宗教的”了。
在我看来,宗教是哲学的延伸,佛教是佛学的延伸、道教是道家的延伸,宗教无非是某种哲学加上一些形式上的约束罢了。除了外来的佛教,中国人一般是不说宗教的,古今的士农工商也很少每天要进寺庙里面去祈祷。正如冯老先生所说,中国人“不太关心宗教,是因为他们极其关心哲学。他们不是宗教的,是因为他们都是哲学的”。
按照中国的哲学传统,哲学的功用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中国的哲学里有为学、为道之分,为学指的是增加学识,为道则指的是提高内心的修养和境界。中国的哲学是为道的。
那么,中国的哲学追求的是什么呢?中国的哲学追求的是“成为圣人”,中国的哲学要解决的问题,也相应的是“如何成为圣人”。中国哲学中的圣人,跟国外的圣人不一样,国外的圣人,如耶稣、如佛祖,都已经超脱于人间,成为神了,但是中国的圣人,除了内在的修为和境界之外,却不应该脱离于社会脱离于人间而存在,用一个词来总结,就是“内圣外王”。
哲学有“出世”和“入世”之分。出示的哲学鼓励人向自然靠拢,入世的哲学鼓励人向社会靠拢,有代表性的,道家是出世的哲学,而儒家则是入世的哲学。中国的哲学追求如何将两者统一,这一点跟柏拉图的《理想国》有相似之处,《理想国》中,柏拉图认为,哲学家应该成为这个国家的统治者,至少统治者应该成为哲学家。
中国的哲学家的表达方式跟西方的哲学家不一样。西方的哲学家一般有专门的著作来阐述自己的理论,而中国的哲学家则主要通过言行,也就是各种“名言隽语”来表达,而往往不会通过专门的著作来进行论述,这是什么原因呢?本书中冯先生给出的理由是“道不可道,只可暗示”,言一旦达到了目的,就无需再写下来了。不过,我更信服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给的理由,那就是中国的哲学家一般都是士子,但凡有任何哲学的思想,他们可以通过科举进入仕途,在实际中检验和实施自己的思想,而没有必要像西方的哲学家那样专门写下了让别人去学习。
第二章:中国哲学的背景
地理因素一向是研究中西方根本之不同所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中国文化起源大陆,而西方文化起源于海洋文明,这已经注定了中西方文化根本之不同。这本书里面的一些论述又让我对这一影响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主要是地理如何影响到了哲学的发展。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国家,崇尚农业,个人理解,从夏商到改革开放,莫不如此。究其原因,就是中国所有的政治、经济、社会都围绕着土地来进行。秦统一之前,中国的封建制度讲究的就是分封土地,即使秦以后实行郡县制,但土地依然掌握在士阶层手里。因此,中国的上层更注重农业生产,因为“只有农业是生产力”,而商业仅仅是交易,在古代被认为是不会产生价值的,因此一直有“士农工商”这样的鄙视链存在。
由于土地是“不动产”,所以土地上生活的人也很少愿意“背井离乡”,基于此,土地上就产生了以家族为主导的社会制度。传统社会的五种制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有三种是家族制度中的关系,而另外两种也可以看做是家族关系的延伸。家族制度往上延伸,就是家国制度,君臣如父子,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除了自己的家族外,还生活在“国家”这个家族中,所遵循的,就是这样的一套制度。
而儒家的学说,大部分就是论证这种制度的合理性,我们所憎恨的那些“封建糟粕”,比如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就是为这种家族制度的论证和辩护。因此,“独尊儒术”,是国家选择了儒家,还是儒家选择了国家,可能从中国这片土地的性质就已经注定了。
延伸一点,冯先生在书中说,随着工业化对中世纪农业的入侵,随着中国工业化的进展,这种家国的家族式制度一定会受到冲击和破坏。我想冯先生的预言已经在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21世纪中被验证了,现在大都市里面的青年,还有多少愿意回去接受老族长的训导呢?
中国哲学的方法论这部分,才疏学浅,实在没有看懂什么是“已区分的审美联合体”、“不定的或未区分的审美联合体”和“区分的概念”,大概的意思是大陆文明导致“所见即所得”,不需要中国的哲学家再继续研究客体是否真实存在了。这部分留待以后慢慢研究吧。
第三章:各家的起源
前两章读起来真是烧脑,好在到了第三章可以轻松一点了。这一章主要讲了作者对百家的起源进行分类的方法,直接把作者的分类记录如下:
儒家者流盖出于文士、墨家者流盖出于武士、到家者流盖出于隐者、名家者流盖出于辩者、阴阳家者流盖出于方士、法家者流盖出于法述之士。
以上第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