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旧的小屋,自由的人生

曾经的我也在追逐名利的路上迷失过自己,现在三十多岁的我已经步入中年人的行列突然发现原来淡泊名利的人生才是最自由、最轻松的。

突然让我明白这一道理的是中秋将至的一次串门,那天我开车拉着大包小包去看父亲的舅舅、我的舅姥爷,他老人家今年过完年就一直住在村里的老房子里。

这是我第一次来他的这座老院,为了方便我好找,舅姥爷的儿子也就是我的小表叔让他在红绿灯的十字路口等我。

我在红绿灯路口对面就已经看到了站在路边的舅姥爷,他一直在向我招手示意,看得出来我的到来让八十多岁的舅姥爷很高兴。我打开车窗让舅姥爷上来拉着他回家,可他坚决不上车。

谁知我的车速比他走路快了一点就走过了,舅姥爷跑过来跟我说不是这个院,是旁边那个院。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舅舅爷在路边等着我十分必要,不然我根本就找不到他住的小院。

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房子,仅仅从外观上就能感受到它经历过的沧桑岁月。这套房子共有两间,从外边看又矮小,开着的门更是又矮又窄,让身高不到一米七的我有点担心会不会撞到门框。

舅姥爷领着我来到屋里,光线立马暗了下来,舅姥爷一边招呼我坐一边去开灯。在他开灯的时候我顺着灯抬头看了一下房顶,或许房顶更黑,或许是担心房顶往下掉东西,舅姥爷再顶上拉了一层布,而这层步已经黑到完全看不出本来的颜色。

我一边和他说话一边打量着屋里的摆设,最先看到的是一张一米宽的床靠着墙角,墙上的漆都掉的差不多了,还有很多地方都露着水泥,靠近床的墙上贴了一层纸。床的旁边放了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舅姥爷就坐在椅子上和我说话,这就是聚集了舅姥爷客厅和卧式功能的房间,以及房间里的所有东西。

我问舅姥爷:姥爷,你为什么住在这呢,在楼上不是挺好的嘛,这里也太简陋了。没想到舅姥爷却说:我在这很好呀,很自在,有一个大院子想吃什么菜就种什么,想去哪玩就去哪玩,哪都没有这好。

我又说:你喜欢这想住在这也行,最起码把这几间房子收拾一下呀。墙上的皮都掉了,不收拾别的也该刷一下漆呀。舅姥爷还是满不在乎的说:花那个钱干啥呀。你爸爸和几个姑都想给我重盖我就是没让,能住就行,年轻时候什么罪没受过,这点算啥呀。

经过几番驳论我终于接受了舅姥爷是真的想住在这里,而且特别享受这里的环境,我继续观察他的小家,在床的对面有一个门通向里间,我顺着门走进去看到里边同样放着一张桌子,桌子上有电饭锅、炒勺还有几个盆,桌子的旁边立着一个气罐。

舅姥爷就跟着我给我介绍他做饭的方式:你看这有电也有气,我都是用电饭锅煮饭蒸馒头,再用气炒菜,就我一个老头吃不了多少,饭很好做。

再往房间的里边我又看到一个橱柜和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被子,橱柜应该里有舅姥爷春夏秋冬的衣服。这就是舅姥爷的家,以及他家里的所有物品和摆设。

看着舅姥爷花白的头发,黝黑的皮肤,我说:姥爷,你想吃啥就买啥,千万别舍不得。舅姥爷却说:我绝对不会舍不得,光吃饭能花多少钱呀!我想吃啥就吃啥,想去哪玩就去哪玩。每天吃得香睡的着,关上门就睡,也不用怕小偷,家里根本就没啥可偷的,哈哈。

是啊,舅姥爷的家虽然简陋又破旧不堪,却最能让他无拘无束、坦然自在地活着。简陋的住处和简朴的生活丝毫不影响舅姥爷的生活质量,反而给他一种踏实的感觉。

住在偏远僻静的小院,没有城市里繁杂喧嚣的车马,更没有不得不维护的人际关系。几乎没有生存成本和费用,不必为了高昂的衣食住行费用辛苦挣钱。原来舅姥爷活得比我更自由。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舅姥爷的安贫乐道让我穿越到两千年前感受到颜回的快乐。

看望舅姥爷的经历让我想起前两天一个同事担心的事,那天她在家时有两个人敲门,根据她的说法这两个人很可能是骗子或者小偷,想到自己最值钱的金银首饰还在家放着就越想越不放心,最后请了一个小时假回家收拾东西。

舅姥爷和同事的故事让我反复思考:很多时候我们想要什么东西的想法并不是因为真的需要,而是看到别人有自己也想有。

一旦自己得到之后又发现很多精力和时间都浪费在这些外在东西上,到底是我们拥有这件物品,还是物品拥有了我们的精力和注意力。

经过对比,我发现像舅姥爷那样自甘淡泊的生活态度最自在,当我们不那么关注外在的物质,就有更多的时间关注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趁还来得及,想干什么就去干吧,比如一直想磨砺自己的写作能力,即便自己在几年的时间都没有通过写作挣到钱,那又怎样,像舅姥爷那样两间小屋都可以安家,我还有什么可顾虑的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