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国香道文化,不得不提明朝的周嘉胄老先生,他穷尽二十余年的时间,收集了他所能够搜集到的历史上所有关于香的资料记载,汇编成了一本集大成的著作叫《香乘》。
《香乘》全书共二十八卷,李维桢为序,崇祯辛巳(1641)刊成。该书被收录于清代《四库全书》子部谱录、《笔记小说大观》等书籍。
周嘉胄,字江左,明代末期淮海(今江苏扬州)人。顺治中寓居江宁,十四年(1657)与盛胤昌等称“金陵三老”。擅长装裱等工艺,著有《香乘》一书,李维桢为序,崇祯辛巳(1641)刊成。《中国人名大辞典》记:“殚二十余年之力,为《香乘》一书,采摭极博,谈香事者必以是书称首焉”。
《香乘》全书共二十八卷,含香品五卷、佛藏诸香一卷、宫掖诸香一卷、香异一卷、香事分类二卷、香事别录二卷、香绪余一卷、法和众妙香四卷、凝合花香一卷、熏佩之香、涂傅之香共一卷、香属一卷、印香方一卷、印香图一卷、晦斋香谱一卷、墨娥小录香谱一卷、猎香新谱一卷、香炉一卷、香诗香文各一卷,采摭极为繁富。
作者赏鉴诸法,旁征博引,累累记载,凡有关香药的名品以及各种香疗方法一应俱全,可谓集明代以前中国香文化之大成,为后世索据香事提供了极大的参照。
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周嘉胄《香乘》序言中的一段精彩论述:
香之为用,大矣哉。通天集灵,祀先供圣,礼佛藉以导诚,祈仙因之升举,至返魂祛疫,辟邪飞气,功可回天,殊珍异物,累累徵奇,岂惟幽牕破寂,绣阁助欢已。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香的用处非常大。通达天地,汇集灵气,祭祀祖先,供奉圣贤,礼拜佛事,要借助香气引导诚心,祈福仙神,也要借助香气飞升高举,至于回返神魂,避除瘟疫,避除邪气,升达阳气正气,功效可回转天数,如此珍贵奇异的物品,常常有奇异的征兆,岂只是用来在幽寂窗下,消遣寂寞,亦或者绣帘闺阁中以助欢愉而已呢?
从中我们可以知道中国香道文化的精髓就是通天集灵,祀先供圣。古人认为香是沟通天、地、人三界的一个媒界,它可以让人的心灵开启智慧。用香可以祭祀先祖,供奉圣贤,从根源与先贤链接,传承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