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打卡:纳博科夫 《昆虫采集家》
阅读打卡:《视角与人物》《长安的荔枝》《老人与海》
抄写打卡:古文观止《上书谏猎》
我们正追逐着樱花和海棠花最后的影子,飞驰在夕阳失去温煦、显得疲惫和淡漠的昏黄中。穿过火车高架,一路扫过雪松和棕黑色瓦斯灯,然后沿着U型灰蓝色柏油马路冲向前去。强劲的春风灌进衣袖,在后背形成一个风囊,要加快速度还是有些难的。
我们不总是迎着强风追逐,那样既冷,还自讨没趣,而且电动车还有吹得飞起的危险。而此时,我们正对着行将逝去的春光、把所剩无几的精力暂时分给春天最后的寒冷和来不及好好感受的春红。
我们走上了一条人少的路,途经一处荒地。荒地展示出它老的一面:芒草把建筑残留覆在脚下,中间一棵圣诞树垂着大抹浓绿,旁边有间小棚屋,夕阳的暖烟包裹着它们。
我的眼睛一到傍晚就不好使,风景模模糊糊,颤颤巍巍。没戴眼镜让我抓狂,什么时候起,这些风景开始离我远去,变成一抹模糊的背景,雾蒙蒙地迷住眼睛。什么时候,我居然需要透过眼镜,才能观察到世界的美丽,这是一种遗憾。过去的老人们,他们观察世界的方式是什么样的呢?当我们老了,耳朵也不再能听清了,只能凭感觉知道,今天的风冷,树绿绿一团,花红的粉的一团,然后扎巴着腿,走不出三两步。那时候,我们又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活过?
终于下车时,我们走上灯火通明的主街。周围吊着LED灯,在空中整齐划一地闪烁着。我对这种人工的东西不感兴趣,只是木然走上街道,走过海盗船和旋转木马,走过冷串、卤味和奶茶铺子,然后滑进另一条街道。我思索着那些被过量佐料和酱汁夺去的味蕾和被普及化的都市绿化、连同被同质化的我们,哪一天能够出发重拾自我?而我们费尽心力追逐的春光,也只是资本包装出来的掩人耳目的东西?
“那到底还看不看花了?”
“看,啊,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