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机会看到这本书,此书总共分为二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在时代发展,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以及到概念时代(我还没有理解什么是概念时代)的背景下,提出了目前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首的国家将更加需要全新思维能力。工业时代是大量的工厂和工人,主要比拼的是体力和技能,信息时代是主要是知识工作者,比拼的是逻辑思维等能力(这个能力重点偏向于左脑思维),而概念时代是在物质生活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一些以左脑思维为主的工作将转移至那些落后、人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如:非洲、缅甸等)以及机械自动化、智能化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追求创意、情感、意义等终极生活目标的情况下,作者提出了这个一个应对未来需要的6个主要能力——设计感、故事力、交响力、共情力、娱乐感、意义感。而这6个能力重点偏向于右脑思维,与目前的社会的主流左脑思维能力侧重稍有不同。所以作者所说的全新思维不是什么新的思维能力,只是在不同的时代不同背景下,社会需要的能力重点不同而已。当然对于目前社会发展的趋势,在现在这个时代发展阶段,看到这本书还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起码可以参照目前自己的能力发展方向做出适合社会发展方向的调整。
文章中的第二章,就是对作者认为的6个能力的分别介绍:
首先是在概念时代,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必须弄清楚自己的谋生手段,并要回答下列三个问题:
1、完成同一件工作,外包人员是不是比我的成本低?
2、电脑是不是比我更迅速?
3、在物质财富极大充裕的时代,我提供的服务是不是人们所需要的?
其次概念时代需要的能力进行了总结,分为高概念能力和高感性能力。高概念能力包括:创造艺术美和情感美,辨析各种模式,发现各种机会,创造令人满意的故事,以及将看似无关的观点组合成某种新观点。高感性能力包括:理解他人,了解人际交往的微妙,找到自己的快乐并感染他人,以及打破常规、探寻生活的目标和意义。6大高概念、高感性能力——设计感、故事力、交响力、共情力、娱乐感和意义感!
在概念时代,我们还要掌握6大右脑能力,以与左脑相辅相成,开拓新时代的全新思维。
1、不仅要实用,还要有设计感。人们不在仅为物质的实用性买单,会对物品的设计品质买单。
2、不仅要讲论据,还要有故事力。
3、不仅要专业,还要有交响力。如:绘画、聆听交响乐(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欢乐颂》、莫扎特第三十五交响曲《哈夫纳交响曲》、马勒G大调第四交响曲、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海顿G大调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准备比喻记录本(把所见所闻的有趣的、新奇的比喻写下来)、制作灵感记录本、来一场真正的头脑风暴、去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4、不仅要有逻辑力,还要有共情力。共情力测试(情商测试、识别虚假笑容、观察眼睛的测试、梅耶.沙洛维.卡鲁索情商测试)、研究保罗.埃克曼(《情绪的解析》、《说谎》)
5、不仅要严肃,还要有娱乐感。娱乐感的三个主要体现:游戏、幽默和快乐。如:加入“欢笑俱乐部”。
6、不仅要追求财富,还要追求意义感。
站在我个人的角度而言,我觉得这会是以后时代的趋势,但我个人觉得没必要刻意的去专门练习书中说的能力,在我们一生中这些能力或多或少都是天生具备的,只是这些能力的强弱不同而已。所以我们还是要根据个人的特点,去发展我们自身的优势能力,而不是迎合社会去发展所谓社会需要的能力。就好比我们考虑大学报考专业一样,不是看社会需要什么专业热门而去学什么专业,而是根据自身的能力特点去学习提升自己的优势能力,才能更好的面对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