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脚步总是在马不停蹄地往前奔跑,而那些追赶不上的,渐渐地被落下,被甩下,被遗忘,被毁坏。然而现在整个世界都在呼唤保护古文明,文明的遗迹,物质文明,非物质文明······
这不 ,最让我们难忘的有令国人愤怒的韩国端午节申遗事件,并且最后成功申遗了!不过今天我们不是来讨论韩国和中国的对错,或者端午节更应该由谁申遗最后又应该花落谁家?今天我们是来讲讲传统文化的保护。就像端午节申遗一样,传统文化是需要保护,并且需要继承的。这当中不免存在很多陋习,大家一致的看法是摒除。就像政治书经常会讲到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说的是很正确的,但实施的最大难度却是如何辨别“何为精华?何为糟粕?”
在这个世界上,黑与白、对于错、是与非、好与坏从来就不是那么地泾渭分明。精华和糟粕也不是一眼可以断定,它没有一个界限,告诉人们向前一步就是天堂,向后一步便是地狱。
尼泊尔的活女神文化便是这样一种不明黑白、不清对错的存在。
在杜巴广场老王宫对面,有一座三层白色小楼,所有窗户都呈褐色。这就是在尼泊尔人心目中拥有极高地位的库玛里庙。尼泊尔人敬奉的活女神就住在这里。每天12时和下午4时,库玛里女神会身着特有的红色服装,头戴银饰,出现在窗口,供游客们瞻仰。在历史和文化传统悠久的尼泊尔,到处可见各种神庙,敬奉着数不清的神仙。但库玛里是尼泊尔唯一的活女神。
女神是一个小孩,大概7、8岁。
唇上抹着红口红,浓黑的眼线一直延伸到太阳穴,
身着红衣,头盘顶髻。
她身上的衣服永远是红色的。
她的脸上毫无表情。
活女神从不对人微笑,
因为她一旦微笑,就意味着邀人归西天。
库玛丽女神又称童女神,是尼泊尔的"活女神"。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纪的马拉王朝······尼泊尔上至国王,下至百姓,对库玛丽女神的崇拜都很虔诚。库玛丽女神被人们相信是印度王权力和庇护的神源,也是其教徒的精神支柱。
活女神的挑选异常严格。库玛丽一旦确认,就要离开家不能和家人见面,住在寺庙中。活女神的生活受到保护并且享有特权。库玛丽平日走路要坐神轿,双足不能碰地。平日活女神闭门不出,只有在特殊的节日和时间段才会让民众前往膜拜并受她祝福。不过,活女神不能像普通孩子一样上学,也不能到外面玩,甚至不能被自己的朋友触碰。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情,她就会失去纯洁之身。在库玛丽出现初潮或流血的时候,她就要退位。
然而现在人们的想法有所改变。比起使自己的女儿成为库玛丽,他们宁愿女儿将来去做工程师和医生。据说在最近一次祭司寻访“活女神”时,有的家庭就设法把女儿隐藏起来。这是因为大多数“活女神”在来第一次月经、要恢复凡人面目后,没有接受现代教育,缺乏收入来源,过着不幸的生活。
为改变这些前女神一旦还俗受到社会抛弃的悲惨命运,尼泊尔政府决定给每位在职和还俗的女神,每月发放相当于四十美元的补贴。
或许我们看来,活女神库玛丽完全就是一个文化陋习,它严重影响了一个儿童的生长,它就和改革开放前中国的裹脚陋习一般,属于糟粕,应当剔除。但是当我们深入了解之后我们知道,这些活女神是受到尼泊尔民众,甚至国王的崇敬的。大部分活女神的父母更为自己女儿可以成为库玛丽而感到自豪,活女神本身对于自己这种“与众不同”的身份而开心,甚至在还俗之后还会惋惜一段时间。
事实上,活女神库玛丽也是尼泊尔中最重要的传统文化,它反映着整个尼泊尔的宗教信仰,或许它的确存在着不足。例如活女神库玛丽对于还俗后的生活的不适应,民间流传着一些对还俗后的库玛丽的不利言论等等。但是这个国家已经在慢慢地改变这种情况,例如为还俗后的女神提供生活补贴;在库玛丽当任期间请老师为其授课;允许库玛丽每周和父母见面;担负库玛丽婚嫁的嫁妆等等。
作为外来人,我们不应该过分甚至是单方面的提倡活女神文化应该被摒除。毕竟我们不是这个国家的民众,我们也不是库玛丽本人,我们没办法设身处地理解他们对于这种文化的态度,我们能做的或许只有尊重了。当然我们期望尼泊尔可以进一步完善库玛丽的生活条件,使活女神文化可以保留下来的同时又不会剥夺一个儿童正常生活的条件。
究竟,她是居高临下,俯视众生,还是困于栏中,窥探世界呢?
如果你对“尼泊尔活女神”还有什么看法的话,可以一起探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