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络小说看的有些上瘾,而且这种看粗糙的不得了,根本于写作无益,纯属打发时光,且沉溺不可自拔,心里清楚,懒病又犯了,好在对这些老毛病已经很熟悉,自己找点药吃吃就好,第一站去了知某乎,看看大佬有何见解。
这是一个心理问题,或者说是一个情绪问题。
如果直接用番茄钟,列计划等这样的方式来让自己达到自律,短时间有效,能坚持一下。但很快就会恢复原状,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尝试多次却一直没有改变。
因为人的思维模式没有改变,所以,行为模式也很难改变。
做事情拖延,懒惰,是因为不希望处理那些让人感到不舒服的事情,比如学生作写业,容易的完成的很快,难的就......没个准信了。
换句话说老毛病的现身说明我又有不想干的活了?是什么呢?
听课、听讲座、写中期报告、学写议论文、学AI做笔记、整资料......
还有啥,不敢想了,想想都害怕。
有位同学曾经问我,有没有人能一步蹬天,一劳永逸,一蹴而就,一步到位?
我想了想,问:“永动机是谁发明的?”
他想都没想:“做啥梦呢?哪有永动机!”
接着又哭丧着脸说:“做人真难。”
是呀,比猫呀狗呀树呀石呀,都要难,他们好像不用上学做作业做任务......可在修仙世界里,妖怪还想辛苦修炼化成人形呢,他们也知道做人好。
扯远了,懒惰的人,基本上都是挫折容忍度低的人,先不讨论原因,只说现象,比如我的工作中简单修改个稿子之类的事,OK,没问题,两三分钟搞定。但要写一个稿子,至少要两个小时。
那就非常难以启动了。
这之前,我可能会去收拾收拾书桌,甚至去整理一个衣柜,总之嘛,尽量去干那些容易的小事,哪怕知道经常做这些容易的小事收获甚少。那些重要的事情还是要安排到Deadline之前。
让自己避无可避,如果按期完成了某事,内心也会大为畅快,但是,真的没有一点提前开始的可能。
比如上次要做个问卷调查,刚写了两题就觉得没思路,马上丢下了。不想去做这件事,甚至还没有开始尝试就觉得自己无法完成这件事,特意去夸大事情的难度,给自己拖延找理由。像个小孩子一样,一点不舒服都不能容忍,内心无比娇气。“算了,不做了。”“算了,不要了。”“算了,不学了。”像是沸水中的气泡一样,此起彼伏。
可龟毛的是,这种时时要让自己“舒服”的想法,并没有带来舒服的体验,或者说像鸦某片一样,短暂的麻醉后带来的是空虚寂寞冷。
人呀,大多数时是卷又卷不赢,躺又躺不平,仰卧起坐中。
一位大佬针对我这种情况给出了良药,粗糙的开始,让笨鸟能先飞一段时间,从5份钟开始,缓慢延长。
我们之所以怯于行动,很多时候都源于对结果的担忧揣测,提心效果不好,会被质疑嘲笑,会破坏自己的形象。想提高行动力,可以反过来调整心态,接纳失败,甚至提前确认行动会失败,坦然地成为这个失败的一部分。
没有期待,轻松上路,用一个粗糙的开始来启动自己,用一个粗糙的行程来接近目标,在行动中获得,在行动中变化,在行动中达成。
所以,当你发现你想要拖延,不想做某事,只想刷手机时,要注意自己的心理活动,然后刻意地改遍心理模式,就能改变外在的行为。
貌似这个药有用呀,今天上午做事的效率就高了一点点,没有再被视频各小说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