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位从其他单位跳槽过来的同事,被领导放在了某个关键岗位上做主管。由于他在原单位也是干这一块业务的,上手很快,接手后解决了不少遗留下来的疑难问题,展示了较强的个人能力。领导也觉得这人不错。
但后来随着公司的发展,技术中心来了不少新毕业的大学生,这位仁兄的组内也分到了一些小弟,他需要带徒弟了。这位老兄的劣势就显露无疑了。
他嫌新来的大学生学得慢,接受能力差,老是来和我们发牢骚,说那些新来的大学生真蠢,很简单的问题都搞不明白,要他教好几次才教得会,还不如他自己干。并且从言语上也直接开始骂骂咧咧的,导致与下属关系紧张,互相拆台,工作没法好好开展了。
后来的实际情况是,下属受不了他的这种臭脾气,经常去上司那里告他的状,不管用后不得不想办法调到了其他科室,如此两三次后,他也被领导调离了现有岗位去干一些打杂的活,实际上等于养老去了。十八般武艺没了用武之地。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1.个人能力强,也可能成为公司的风险和瓶颈
上面说到的这位同事,从前一个单位跳槽过来时已经工作了10几年,在原来单位都属于技术能力很强的那一类人,跳槽的原因据说也是由于和和原单位的领导及下属关系紧张。说白了就是自认为自己水平高,看不起比自己差的人,培养不了下属。
这些人虽然个人能力强,但往往自带盲目的认知傲慢。这种员工,让Ta做专业技术人才就可以了,千万不要去让Ta带团队,因为Ta会打心底里觉得,手下能力太弱了;
其实真是这样吗?我们公司招的大学生最起码都是985211的毕业生,个人能力是绝对没有问题的,被他骂走调到其他科室的那两个员工,后来在新的岗位上屡屡斩获技术明星称号,都成为了那些科室的业务骨干。
像上面这个家伙,他其实并不知道,管理的本质,是让别人帮助他完成他的目标。
管理者的核心能力,是要会用人,而不是只是自己做事。
个人能力强的业务高手,最擅长做事,但也因为什么都可以自己做,所以不会管人,甚至都没有带人的意识。这些能力天赋型选手,是没有帮助下属成长的能力的,不知道怎么把手下带得更好;
于是这个管理者和下属,会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断层,这个团队很容易人心不齐,最后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管理能力和业务能力,是两个不同的能力,并不是说这个人能力强,他的职位就要越高或者说级别越高,如果不分出个所以然来,可能会导致团队不齐心,工作搞不好。
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在我所在的公司就有独特的解决方案,这种方法在一些大企业是完全可以借鉴的。
2、两条腿走路,让各种人才都有奔头
我所在的公司,员工有好几万人,各种人才都有,对于做技术的来说,一些人技术能力强,另一些管理能力强。如何让两种人都机会在职位上往上走呢?
公司设置了两条晋升路线,一条是管理岗位的晋升路线,即普通工程师——主管工程师——经理——总监——高级总监,一级一级往上走的行政路线。
另一条是技术人员的晋升路线,从普通工程师——资深工程师——技术专家——高级专拣——首席专家——特级工程师,这条技术岗位晋升的路线和管理岗位的薪酬基本上是一一对应的。
这种方式让不同类型的人才都有了各自的奋斗目标。如果你管理能力强,技术能力稍微欠缺的,就走管理路线。比如很多经理总监级别的人,他们并不是学相应科室或部门的专业出身的,但他却能把所管理的区域管好,让员工觉得所在团队凝聚力强,干活有劲,上级领导也满意。
比如我原来呆过的一个科室,科室经理是从别的区域空降过来的,很多人都在嘀咕,这家伙做车门的,怎么来管动力附件,他懂吗?在别人怀疑的目光中,他没有退缩。一方面他充分信任下属,主动放权,利用科室内有经验的员工帮他把关技术。
另外在科室文化建设上他不遗余力,利用了组织打气排球这一大家喜闻乐见的活动,业余时间也把大家聚在一起运动,每周一次要求能参加的都参加,这样活跃了气氛,增强了团队凝聚力,还培养了一只高水平的气排球队伍,在公司各级气排球比赛屡次斩获殊荣。这样一来大家都愿意在他手下干活,员工离职率很低。虽然后来我们这个科室因为部门重组的原因四分五裂了,但是大家有机会聚在一起时都会回忆起那段在他领导下的快乐时光。
而像我这种不喜欢做管理,只喜欢钻研技术的,也有了职务晋升上升的途径,继续发挥了自己的长处,也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到了专家,在柳州这个小城市也基本衣食无忧了。
当然也有一些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都全面发展的人才,职场之路走得一路畅通,用十年时间就从普通工程师做到了公司副总。比如我所在部门的副总,10年前以博士的名义招聘进入公司,业务能力没得说,重要的还是管理能力更强,他所管过的科室,部门都成了公司学习的标杆。他的晋升显然是水到渠成的事。
最后,个人能力强的人,最好能够重点培养一下自己的管理能力,也要学会管人,千万不要让你极强的业务能力,变成你职场上升的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