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写写写,我好像不知不觉养成了一个“提前想”的习惯(遗憾立即写还没形成。。。),自从看到题目后一直在想“哪一本书或电影”值得吐槽的,电影一般是当时看当下感受过后没有特别强烈的就过了,不好看不喜欢的好像从脑瓜里消失了般,记住的大多都是喜欢的印象深刻的。那就从看的书中找吧~
首先想到的是1989年凯迪克银奖作品《瞌睡虫》,这本书一直都让我疑惑不解,凭什么可以得奖呢?先说下故事内容吧。故事发生在日本长良川,那儿曾经住着一对穷苦的孤儿寡母。母亲很勤劳靠缝制衣服为生,为了多挣些钱经常没日没夜地为镇上的有钱夫人们做衣服。但她的独生儿子太郎,是一个超级懒惰的家伙,每天吃了睡,睡了吃,母亲为此也很惆怅。太郎长到快成年的时候,一个米店老板搬到此地且成了太郎邻居。富丽精致的邻居一家给太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母亲督促他踏实干活时,太郎却有了新主意,借助神魅的力量,竟让米店老板把女儿嫁给了他,还给自己家建了房屋,从此瞌睡虫懒汉有了新生活,当然,也担起了责任,没功夫打瞌睡了。
第一次看了之后就不喜欢这个故事,故事中的价值观和我从小接受的教育完全格格不入,一个瞌睡虫懒汉不好好做事,通过借助鬼神力量恐吓威胁米店老板,从而使自己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这其中传达的价值观是什么,投机吗?美好不应该是通过正当的劳动追求而来的吗?投机取巧借助不正当的手段损害他人利益达到自己目的,这不应该是社会大环境所推崇的,即使有,那也是暗地里偷笑的事,怎么能大书特写呢?凯迪克大奖虽然奖励的是图画,《瞌睡虫》的插画风格是日本版画,有着浓郁的日本风格,人物服装和面部表情随着情节的推进发生相应的变化,表情逼真,画真的不错!但画也是为故事主旨服务的,凯迪克奖项也不是不考虑内容只看绘画表现啊……
这个问题一直延续到我读项飙老师的《把自己作为方法》,他的乡绅精神图景叙事方式都指引着我们要形成自己的思考方法。转移到读一本书,不带自己的观点,抛开预设的东西,先素读了再说。读完了解透了相关内容再回头思考,用自己东西去分析对比。之后,我再看《瞌睡虫》之前的那团乱麻也有了点小头绪,这是一个民间传说故事的再演绎,从中看到的是古老文化的再现,没必要用现在的价值观去框扣曾经的故事,这种穷追是没有意义的。民间故事和有教育点的书读法关注点也是不一样的,需灵活应对。
一个人读书,有时候容易走进死胡同,大家一起共读视野一下子就拓宽了,没办法多人共读时,多读书也是解决之道,一个不解之谜或许在读另一本书或者无数本书后豁然开朗了(虽然效率有些低)。或许生活中很多不理解误会吐槽来自于“断章取义”,甚至断了社会环境生活背景,更大些还有时代要素,不在当时当下的判断理解很有可能偏颇。
But, 忽然感觉,如果什么都这么理性这么周全,那“吐槽”还有啥意思呢?有时候吐槽就是想一吐为快,借他力吐我之不快,吐了说了也就舒畅了,不用那么较真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