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刚同事找我聊天,说今天领导私底下找她说要注意办公室影响,以后在办公室不要那么凶,别把两个新同事给吓跑了。这可是花了好几千的招聘会找到的人,到时吓跑了就找她算账。
于是,她就问我,有没觉得她对新同事很凶,有没觉得像是在针对谁。不然怎么新同事会跑到另一个同事那,说我是不是故意针对她。我笑着回复她说,你只是长的凶而已嘛。那她有没投诉说我对她也很凶啊,我是不是也要反省一下。
得到否定的回答后,我就和她说,其实在办公室的时候,还真有点感觉你太严肃了,说话好像没有温度,给人一种很冷的感觉。当然,我知道,这就是你真实的面貌,而我其实也和你差不到哪里去。
我说过,两个已经离职的同事,不同时期段入职时,看到我的第一反应都是我这个人很凶,估计会很难相处。而我当时好像还什么都没做,就被认为很凶,不好相处了。我那个冤啊,幸亏事后的相处颠覆了她们的想法,不然,我就真的翻不了身了。
2.
我太了解同事了,因为我和她本质上都一样。不温柔,说话比较严肃,对自己很严格,因此,也要求别人和自己一样严格。当别人出现低级错误时,就会出现很不耐烦的神情。
就像新同事问我一个简单的问题时,我当时心情不好,直接就板着脸回答了她的问题。当回答完以后,我继续用冰冷的话语在办公室说,这些你都可以自己去找,前面已经有人做好模板了,你只要照着上面的模板去做就行了。
因为我觉得作为一个有着工作5年经历的人,为什么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呢?如此简单的问题,为什么不自己先找找看能否解决,然后再来发问呢?可能,她其实已经思考过了吧,但还没找到答案。
或许,她只是想借这个机会想多和我互动一下,想进一步了解一下我吧。想趁此机会来拉动彼此的关系,不是说问别人问题的话,能让对方感觉到被需要,从而可以产生良好的关系吗?
但很不巧,我是那种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别来烦我的类型。
昨天领导看到她处理表格,只是把表格弄的五颜六色时,就教她如何用公式来解决数据方面的问题。坐一旁的我就在想,天啊,这不是些最基本的公式吗?为什么工作了5年,连这些都不会呢?
可能,如同事所说,她只是平时工作用不到,所以就不会。可是,不会不是可以去学吗?我现在处理工作的公式全都是靠自己去百度上搜的,看不懂就再请教男票,让他教我的。我觉得自学,是作为一个职场人最基本的能力吧。
3.
可以说,看别人就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不能和对方犯同样的错误。所以我想,如果自己去到新的公司,可能也要多注意一下。
比如说,我可能性格比较慢热,不太喜欢主动和前辈们打招呼,就会被认为没礼貌。但是,主动打了招呼又会感觉自己会不会在套近乎,总之是左右都不是。
不过想着,反正以后肯定都要熟悉的,那就主动点打招呼吧,熟悉以后也会觉得之前的自己完全不用太拘束。
遇到不懂的问题,还是自己先想办法。实在想不出办法,就带着自己的思路去问同事,争取从对方那里获得思考的方式,这样就可以举一反三了。
虽然说上班后要主动一点,但不代表着可以自己做决定。有些事情还是要多向领导请示,待领导批准后再行动,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最重要的是,别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别刚进去就以为别人是在针对你。玻璃心少揣着点。
当我这篇文章还没写完的时候,突然发现领导也有找我,只是我没接到电话。
果然,领导也说了,我以后在办公室不要太凶,还顺便给我上了一节课。说如果要想优秀,就得提高情商,多对别人开放点。新同事进来,对这个环境不熟悉,我们要多包容对方。
本来还在庆幸自己没有表现得很凶的我,又发现自己其实也是被投诉的对象,瞬间心情就不好了。当然,我知道领导说的也对,如果要想变得优秀,就得努力提升自己。于是,在聊天时也没怼他。
4.
后来和同事聊天中发现,新同事擅自改了她们所在群的群名,想想,你一个新员工,进来还不到半个月,试用期都还没到,未经别人同意就自作主张将群名改了,换做你是老员工,你会怎么想?
而同事也只是在群里说了一句,谁把群名改了?然后就是前面积累了一些小矛盾,新同事就私聊另一个同事,问她谁谁是不是不好相处?同事说,没有啊,大家都很好相处,同事的性格就是这样,工作上都是对事不对人的。
只会觉得别人对自己不好,难道就不能反省下自己吗?你都不问问别人这样对你,是不是自己哪里做的不对了?还有着5年的工作经验,不知道这些经验都是怎么来的,连这种事情都不知道,以前白活了的感觉。
而且,还有种恶人先告状的感觉,在领导面前搬弄是非,这种人,实在是让人受不了。
不过,还是管好自己吧,确实情商有待提高,所以,提高情商的事还真得提升日程了。
简宝玉日更打卡第1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