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义勇为反被讹”之民众解决方法
2020年6月1日,湖南永州一17岁女生李爱(化名)在商场被一52岁男子用肘部袭击胸部,同行男同学胡林(化名)在控制袭胸男子时致其受伤,于8月21日被永州冷水滩区公安分局予以刑事拘留,目前在看守所,而当事人了解到袭胸男子可能被下达行政拘留通知书。
2020年7月20日,广东梅州,一名老人在路边摔倒,路过女子将其扶起后反被讹。
上面两篇是新闻报道的摘抄。从新闻中可以看出,见义勇为有风险,不慎的话会招来祸患,这是赤裸裸的现实和社会舆论导向。
社会倡导精神文件建设,而见义勇为反被讹和判定见义勇为行为过当,最后导致法律制裁的事件屡见不鲜。
所以造成了现在的局面,很少有人敢于去惩恶扬善,挺身而出去见义勇为。
其实,并不是因为我们没有见义勇为的心,而是,每个人心中都在算计,算计自己的行为有多大可能会给自己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这种心理的形成,除了事件双方当事人本身因素,更多的是大家对事件后果的反思与总结。
频繁不断的报道见义勇为招致祸患的事件,大家的主要关注点变成了,如何趋利避害。
既然见义勇为成本较高,所以,大家才会选择无视或者旁观正处于危害进行中的事情。
如果你去见义勇为,事后还可能遭到亲友的批评教训,因为现在大家心目中的勇敢行为,必须有广泛的人脉和雄厚的金钱做后盾。
甚至,在很多家庭中,家长教育孩子,不要见义勇为。人们本能的表现出了冷漠、麻木的情感。
再看一则真实报道:
2020年8月12日中午,在天津和平区营口道和贵州路的交叉处,一67岁老人持刀行凶对过路的两名女性进行了攻击,其中一名路人抢救无效后不幸死亡,另一名路人受轻伤。
一位目睹现场事件过程的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当时老人走路颤颤巍巍的,没想到他会行凶,在行凶前,刀放在所带的菜篮子里。“当时一个女子骑着共享单车从路口经过,谁也没想到走到他跟前时,他拿出刀就往女子脖子上砍,受到惊吓的女子骑着共享单车往前冲,而他的刀是架在女子脖子前方的。”据介绍,第一名女子被袭击后,还试图推着共享单车到马路对面躲避,在前进约40米后倒地。
随后,男子找到第二个目标,但是在行凶过程中,这名路人躲了一下,所以只是被轻微划伤。
事后警方通报:行凶者刘某某无精神病,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
根据现场录像来看,当时围观目击者人数不少,但是为什么却没有一个人上前去阻止?而是报警等警察来处理。他们心中一定在算计利害关系。
哪怕行凶者杀人之后,扔在作案进行中。
想知道人们的真实想法,看看新闻留言就知道了。
“万一是精神病,你去见义勇为,他杀了你不犯法,你把他弄伤了,就讹上你了”。
“这老人专找单独的女人行凶,说明他很聪明,知道男的他打不过,他根本就不会去惹比他强壮的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人们的关注点已不在是正义是否得到伸张,邪恶是否得到应有的惩罚。而更多的是遇见问题怎么趋利避害,怎么事后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
这是一种病态的舆论导向。
《道德经》说: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意思是:民众的矛盾难以调和,乃是他们使用太多的智巧心机。
民众的舆论导向变成了趋利避害的“小聪明”,耍各种心机和投机取巧。
这样的氛围下,正义之气是无法得到好的生长。
我们为人处世,不要被不良的歪风邪气所引导,我们要按照“道”的规律做事,做到心中有正气,再遇见有违正道的事件或者报道,不要人云亦云,要勇于宣扬正能量,抵制“小聪明”式言行。
若这种正气能量形成大的风气,作恶者将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见义勇为的正义者会越来越多。
举个例子,一位老人自己摔倒,讹上见义勇为青年。老人的亲属、朋友、邻居都对老人的行为嗤之以鼻,医院的病友、护士、大夫也都对之报以厌恶之情。
作恶之人在这样的人人正义的环境中无法生存的,简直比坐牢还要痛苦。
违法的隐性成本变高,就不会有人再去做一些有违正道的事情。
因此,如今“见义勇为反被讹”的事件层出不穷,最主要原因是社会上的每个人的问题。
只有做到人人心怀正气,且勇于表现出正义言行,社会定会充满正能量,邪恶将不复存在。